2018年5月21日上午,应中美中心金凯利教授的邀请,美国驻上海总领事Sean Stein先生访问了中心,并为师生带来了一场有关中美关系的讲座。金凯利教授本学期开设了《边界上的中国》一课,聚焦于研究中国边境省份,而Sean Stein先生曾担任美国驻沈阳领事馆领事一职,对东北边境省份有深入的了解,也很乐意为中心师生分享自己的经历与感受。
讲座伊始,Sean Stein先生肯定了中美中心对促进中美交流所做出的贡献,并认为对中美青年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和交流环境。总领事先生认为在过去五年中,美国对中美关系的看法改变了很多。在国际关系学界激烈探讨中美双方是否会陷入“修昔底德陷阱”时,奥巴马政府采取了寻求更多中美合作空间、减少并搁置双方分歧的态度和方法,来证明“修昔底德陷阱”并不符合当今现实。虽然在每次美国大选中,候选人都会刻意夸大中美关系的恶化,但在大选尘埃落定后几个月又会持有中美关系缓和的论调。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是寻求与中国加强联系的美国商业团体,这也从侧面反映出经贸合作对中美关系的重要性。在习近平主席和特朗普总统进行首次领导人会晤后,中美双方都肯定了对话协商对双边关系的重要性。
但中美关系仍有许多摩擦,如去年年底特朗普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在该报告中中国首次被定性为strategic pattern,这被不少媒体解读为中美之间的对抗。但在Sean Stein先生看来,这实际上有助于让中美意识到双方利益相同和不同之处所在,从而更好地合作。实际上,中国媒体对strategic pattern 的翻译也从最初的“战略对手”转变为了“战略竞争者”。
在阐述完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后,Sean Stein先生把更多的时间留给了与现场师生的问答环节。在该环节,总领事先生谈及了中国丹东市在促进中朝关系方面的独特地位,假如朝鲜进行改革开放,丹东市会凭借自己特殊的地理位置扮演重要的角色。此外,Sean Stein先生也和现场师生分享了自己的职业履历,从银行到咨询再到非政府组织,最后投身政府外交事业,总领事先生用幽默的言语和丰富的经历打动了现场的师生。在被问及中美近来的纠纷和摩擦时,Sean Stein先生阐述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认为在冲突摩擦之外,双方还可以在能源、全球环境治理以及医疗等多个领域合作,携手打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由于时间所限,总领事先生未能做更深入的分享,但此次讲座已给中心师生留下了难忘的回忆。
(撰稿 侯聪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