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听陈友华教授深入解读“中国人口老龄化”

时间: 2019-01-02

有尊严的老年生活首先是一个经济问题。” 

——陈友华教授 


 

2018年12月26日下午三点,来自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社会学院的陈友华教授为中心的同学们带来一场题为“中国的人口老龄化及其应对”的精彩讲座。陈友华教授曾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和德国马尔堡大学社会科学与哲学系,并分别获得理学学士、理学硕士与哲学博士学位,现在担任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社会学院副院长,申慱sunbet官网入口河仁社会慈善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社会学、人口学、社会工作、公益与慈善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讲座伊始,陈教授向老师同学们介绍说,人口老龄化问题已成为21世纪世界六大挑战之首。接下来,陈教授根据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与相关预测分析了20世纪50年代到21世纪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陈教授认为,未来几十年内,中国面临不断升级的老龄化问题:即将进入育龄期的女性不愿意生育的人数递增;可劳动人口从“民工潮”到“民工荒”的变化;加之人口老龄化下老年人死亡人数的同方向增加,将最终导致国家步入人口负增长的行列。 

 

在简单介绍了中国人口现状后,陈教授接下来分享了目前中国社会的养老现状。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60岁及以上老人中83%都处于基本健康或者十分健康的状态,更好的健康状态反映出更加独立自理的老年人群体。同时,由于只有不到40%的老人有自己的收入(包括劳动收入和离退休养老金),大多数老年人口仍依赖于家庭成员以及其他人的经济支持。

 

接下来的讲座中,陈教授系统的分析了中国老年人未来的养老模式。包括养老资金的来源、养老地点的选择、养老服务的形式以及新出现的养老模式,例如以房养老、旅游养老、候鸟养老和田园养老等。 

面对当前的老龄化形式,陈教授指出,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分而治之”的问题,分散的社会保障制度使得不同的老年人得到的保障程度也有不同。在研究了众多国际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后,陈教授认为,中国可以吸收借鉴世界银行推荐的“五支柱模型”。明确地区分国家责任、社会责任和个人责任不仅可以确保每个老人都可以得到基本生活保障,更能够激发社会上每个人的劳动积极性,从而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陈教授认为这样的体系有助于中国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讲座的最后,陈教授对于改善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提出几点意见,如:取消对生育的限制,鼓励育龄期妇女生育;逐渐延长退休年龄;给予不同的人群以适当的基本保障,等等。讲座结束后,中心同学还就相关问题与陈教授展开了进一步的探讨。 

  


(撰稿 李晓钰)

上一篇:中心举办“从认知科学看特朗普的政治修辞”学术讲座

下一篇:中国史专家Scott Relyea博士受邀在中心举办讲座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