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彭芩萱
作者系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sunbet申搏2010级证书班学员,2012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奖学金赴荷兰留学并取得乌特勒支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学位。现任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所研究人员、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跨文化人权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武汉大学荷比卢校友会秘书长、德恒海牙公证与律师事务所高级咨询律师。曾任全荷公派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博士生委员会委员、荷兰人权通讯编辑,研究方向是国际人权法、女性主义法学、国际组织法、全球治理等。
2010年夏,在通过紧张的简历筛选和一对一面试后,我十分有幸地获得了到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sunbet申搏学习的机会。踏上南京的土地,一切都那么新鲜有趣。中心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授课老师们也都是业界执牛耳者,每次上课之前都要进行大量的原始材料阅读和准备,Lounge里总有通宵不灭的灯火。同学们来自中国和美国的各个地区,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通过中心和同学们自发组织的各种活动,打开了我认识美国文化和法律的大门,带我走进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也为我收获了珍贵的友谊。中心主办的各种学术讲座和活动都与现实社会紧密相连,每一次的学习都让我对国际法、国际关系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更浓厚的兴趣,也进一步坚定了我从事相关研究的决心。除此之外,中心优秀的硬件设备总让学习成为一种享受,让人既可以心无旁骛地从事自己最感兴趣的研究,也让课余生活从来不缺乏丰富的色彩。为期一年的学习让我意犹未尽,离开中心时脚步踟蹰,总希望有机会能再回到这里,回味这单纯又多姿的修行体验。可是手中武汉大学博士录取通知书催促着我马不停蹄地奔向下一站,我恋恋不舍地挥别上海路162号小红楼,作别我最美好的一段青春,生活继续。

(作者与荷兰国王威廉亚历山大共同出席活动)
回到武汉大学不久,我又获得了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荷兰乌特勒支大学攻读国际法博士学位的机会。因为一年在中心学习的时光,让我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于是我迫不及待地收拾行装,奔向了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欧洲大陆,去那里磨炼我的学业和品格。我很庆幸,在留荷的四年多里接受了来自学校、学术机构和组织的许多关于科研能力建设的基础性培训项目,学到了学术研究问题的形成、学术英文写作与演讲、时间管理技巧、职业规划、项目管理、亚洲学者融入欧洲、基金申请等一系列可转化技能包,提高了个人面对学术界和生活的个人综合能力。学界众多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的举办,也为我提供了许多撰写、演讲、修正、发表学术论文的机会,我自己也在与同事的配合下组织举办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学术研讨会,在这个过程中交了很多朋友,学到许多知识,也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强调可见度的西方学界,积极忙碌的身影总能一改对方对中国学者害羞沉默的刻板印象,这总是让我更有动力。在中心学习的经历,也让我对充满不同文化的环境具有了较强的适应能力。

(作者邀请国际法院大法官薛捍勤女士主讲学术研讨会)
在撰写博士论文之际,我先后担任了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博士生委员会委员、全荷公派学生学者联合会主席,目的就在于更好地在海外维护中国学生学者的利益,将大家的诉求和希冀凝聚成一股力量,在中国学者作为少数者的海外学界争取更多的话语权。随着一点点权益的争取、一场场学术研讨会的进行和一次次不同观点的交锋,总能促进东西方的进入沟通和互相了解。当然,这样的改进确实非一夕可成,个中努力也难免遇到波折,但是功不唐捐,众志成城,相信一代又一代的努力终能改观。这种努力,也得益于我在中心学习时,中心对知识社会化的教学理念。就我的粗浅理解,中心并不满足于仅仅培养在象牙塔中埋头读书的学者,而是致力于向整个国际社会贡献具有领导力、具有实践能力的人才。
(2017年作者获得乌特勒支大学国际法专业博士学位答辩现场)
恰逢留荷的这几年,菲律宾阿基诺政府单方面将南海争端提交至国际海洋法法庭,中菲南海仲裁案甚嚣尘上。随着该案的步步发展,眼看仲裁庭宣布实体裁决将于2016年夏天发布的前几个月里,我与一些在荷学习国际法的学生学者以专业的语言、活泼的形式撰写了一篇英文的留荷国际法学生学者联署反对南海仲裁案的公开信,以期在西方世界广泛传播,反制当时不利于中国的舆论环境。公开信历经数月,十易其稿。参与起草、撰写、修正、校对的留荷国际法专业学生学者达三十余人。我们从冬到夏,经常择地而聚,商讨公开信的内容和宣传方式。由于大家都是科班出身,常常对于一些细节的表达都会争得面红耳赤,也会对于找出案例支撑、法条渊源的同伴们回报以深深敬意。我们每个人都根据其所长,来为这个团队做出贡献。每每讨论完毕后,也会在身边人对案件有评论时,不遗余力地解释个中原委。于是,加入公开信项目的留学生也越来越多,理解国家在本案中立场的人也越来越多。为了确保这封公开信最终能够获得更多的关注,我们邀请了许多媒体朋友参与到公开信的前后期宣传当中来。当他们得知我们留荷学子在做这样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时,纷纷表示支持,并先后在公开信活动中为我们进行了纸媒、网媒、电视媒体的采访和报道。洛杉矶邮报英文版也全文转载了我们的英文公开信。

(作者和几位留荷国际法学者代表在海牙和平宫前展示海报版的公开信)
在公开信发布时,我们喊出了“全球联动、呼唤正义”的口号。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还联系了世界各地六十多个学联主席,为公开信在当地的宣传贡献力量。公开信被志愿者翻译成中文、荷兰文、俄语、法语等多国语言,在全球传播。紧接着,一些爱国民间组织,如旅荷华侨总会、全荷华人社团联合会、荷兰和平统一促进会、纽约和平统一促进会、欧洲华侨华人青年联合总会等等都自发加入到公开信的签名支持和宣传当中来。此外,我们还搜集了全球顶尖法学院的教职员工的邮箱地址,向他们发出了数以千计的公开信原稿和海报,并获得了来自剑桥大学、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高等学府在内的许多教授的一致好评。中心的师友们也对于我发起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关注,并以他们的方式给了我许多行动上、精神上的支持,让我非常感动。

(作者作为武汉大学荷比卢校友会秘书长与冯友梅副校长、吴恳大使合影)
如今,南海仲裁案的这出政治闹剧已经告一段落,而我也已在乌特勒支大学完成了我的博士学位,并在珞珈情怀的召唤下回到了国家高端智库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成为了一名普通的研究人员。通过切实地参与到这段历史中,作为一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专业的青年学者,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学习国际法,是为了更好地维护国家利益,就像国际法之父格劳修斯为他的祖国荷兰所做的那样。
(彭芩萱校友学成归国后回到武汉大学国际法所继续从事科研工作)
在中心的学习经历,不仅打开了我的国际视野,也培养了我的家国情怀。今后,我将继续心系祖国,做更多拉近中国与国际社会距离的研究和提高中国参与国际法治能力的研究,以回报祖国、机构和中心的师友们对我的殷切期望和培养。
不畏浮云遮望眼,心怀高远,心怀感恩,才能无畏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