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下午剑桥大学东方学系教授Hans Van De Ven 为中心师生作了题为《东方主义和战争》的学术讲座。
Van De Ven 教授主要从世界的角度向我们阐述了东方主义的理论及其内涵的发展变化。东方主义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实质是西方人眼中的东方或者说是为西方而存在的东方,但是东方主义又不是一成不变的。在这场报告中,Van De Ven 教授主要揭示了战争是如何影响东方主义的发展变化的。
20世纪初,由于受到传统的东方主义思维方式的影响,中国在西方人眼中是一种愚昧,未开化,因为没有能力自我界定而成为附属于西方的客体形象,日本在当时则是被认为是文明,开放和先进的代表,这一观点也较好的配合了西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殖民扩张活动。但是这种看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日本入侵中国,以及他们在中国惨无人道的种种暴行,通过媒体传播到西方后,使得西方人对于中国和日本看法发生了变化。这时候日本渐渐成为西方人眼中暴力、野蛮的代表,而中国人民所经受的苦难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引起了西方人的关注和同情。
在讲座的过程中,Van De Ven 教授视角独特地以日本空军轰炸上海的事件作为对东方主义变化的切入点,通过当时的新闻图片以及漫画等材料,反映出日本入侵中国时所做种种残暴的非人道的行为。他同时又从世界的角度出发,将日本的这一入侵行为纳入到法西斯在全球扩张的范围中来看待。并指出了正是这一战争才使得西方人传统东方主义思想发生了转变。
中美双方的教授和学生都饶有兴趣的聆听了Van De Ven 教授的演讲,并且在演讲结束后踊跃的提问,深入地同Van De Ven 教授交换了意见和看法。这一次演讲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问题的全新角度,同时给大家带来了很多启示,受到中心师生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