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4月15日下午三点,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国际经济项目主任、中美中心硕士项目联合学术委员会委员Gordon M. Bodnar教授为中心师生做了题为 “2008-2009全球金融危机对证券市场的影响(No Place to Hide: The Global Crisis in Equity Markets in 2008-2009)”的讲座。


Bodnar教授首先介绍了本次危机产生的背景,认为美国的房地产泡沫主要源于三大因素:一是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房地产政策,联邦政府通过提供贷款、税收减免等措施鼓励房利美、房地美向低收入家庭提供贷款;二是美国金融市场规则的变化,SEC对美国的五大投行放松了资本管制,使得市场上出现大量的金融衍生产品;三是美国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美联储在高科技泡沫破灭后长期推行低利率政策,推动房地产市场出现空前的繁荣。Bodnar教授指出,包括CDOs和CDSs等在内的金融产品价格是建立在美国房价不会下跌的前提下的,而2005年秋季美国房价的下滑就直接引发了次贷危机。
Bodnar教授通过大量的数据、图表来说明本次危机对全球经济所带来的冲击,针对金融部门,他认为,从总体上看,金融产品的市值缩水远大于非金融产品;相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这种情况在美国和其他发达国家表现得更为明显。新兴国家经济所受到的冲击从2008年开始凸显,并陷入了长期的下行通道。而对于工业生产、银行、保险、房地产等部门的情况,Bodnar教授也通过大量的数据研究来论证各种大宗商品和服务在危机前后所发生的价格变化。同时他指出,在经济危机之后,新兴国家之间以及新兴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也将会得到增强。
演讲之后,Bodnar教授对美国金融市场发生的最新变化与同学们进行深入交流,并回答了他们的提问。
讲座相关内容见
附件1:Equity_Market_Crisis_04062009.pdf
附件2:Global Equity Presentation.pdf
撰稿人:梁振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