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黄安年教授作有关“美国的筑路华工”讲座

时间: 2011-04-20

 

2011413日(星期三)的中心固定讲座时间下午3点,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黄安年教授在匡亚明报告厅带来了一场题为19世纪美国的筑路华工 (Chinese Labor: Building America’s Roads in the 19th Century) 的讲座。

 

 

      黄安年教授为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教授美国史、世界现代史。近些年来黄教授在研究19世纪美国的筑路华工,并在研究基础上出版了中文版《沉默的道钉》、英文版《The Silent Spike》。这两本书主要收集了黄教授这几年的研究合集和史料选编,是有关中国学和美国学的跨学科的著作。

 

1869510日,横贯北美连接两大洋的第一条太平洋铁路建成。事隔142年,重新思考并研究华工和美国第一条太平洋铁路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黄教授开篇就提到“这条铁路能够提前完工是由数以万计的中国越洋农民工做出巨大牺牲和无私奉献的结果。”  接下来,黄教授分三个部分来介绍19世纪美国筑路华工这个主题。

 

首先,开篇为“华山越洋,金山寻梦”。中国人移民美国的年份很早,而其中主要一次是19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淘金热”。1848年,据史料证实了华工在美国的贡献“华人教会美国人如何栽种、培育、收获果园和庭园里的作物”,以及从事农田水利(在加州)。在讲座的过程中,黄教授还给大家展示了一幅照片,照片上是150年前在美国“淘金”的一个中国男子,大概30岁上下,手托清朝男子束辫,站姿挺拔,浓眉国脸,目光复杂而坚毅。这幅照片让人觉得时光如水,流过历史,却不多不少的留下一些印迹,让人缅怀和追思。

 

其次,黄教授介绍了太平洋铁路的先锋。太平洋铁路是根据1869年林肯在内战签署的一项法令而开建的。参与铁路建设的有两家美国铁路公司,各自对铁路的拥有权是根据自己所修筑的长度所决定的。其中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为了在竞争中获得优势,考虑起用华工,结果获得意象不到的成功。1865年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向总统和内政部提交的工作报告中谈到:“没有这些华工,这项伟大的国家工程就不会在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所负责在美国从西部向东部的路段,包括大段的花岗岩质高山和严寒天气等恶劣环境和条件。可想而知,华工在当时付出了多么巨大和宝贵的生命、努力、艰辛和智慧。据史料记载:华工每人每月的工资31美元,食宿自理;相比之下美国本地工人的工资为45美元,提供食宿。也就是说白人费用是华工的两倍。条件艰苦,死亡人数数以千计。

 

最后,黄教授以“道钉,不再沉默”作为结尾。华工为美国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以及在美国的建设过程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其建设北美太平洋铁路的丰功伟绩和风险精神值得永远怀念;并且在美国的外来移民中,中国移民是美国迈向现代化中的楷模。因此,华工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黄教授希望中美中心的中国学生可以从中国大陆的华工资料开始研究,而美方同学从美国华工纪录和资料开始研究,从而打破中美两国间华工研究资料之间的零沟通,最终实现该领域的研究新成果。更重要的是中美两国要汲取历史教训,向前看。

 

感谢黄教授来中心讲座,感谢他带来的新的研究方向。

 

 

                                                             撰稿人:曾全

上一篇:Tai-Heng Cheng 教授作有关“国际法在减少政治与理论分歧中的作用”讲座

下一篇:John Cerone 教授作有关“国际法与利比亚局势”讲座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