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06届三位校友有关“中美战略互疑”小组讨论会

时间: 2012-05-22

 

510日(星期四)晚7点,三位中心06届校友、目前同在中心做访问学者的:贾敏,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马碧珊(Tabitha Mallory),SAIS博士研究生;翟若楷(Kyle Jaros),哈佛政治学博士研究生,与中心同学开展了一次关于“中美战略互疑” 的讨论会。此次讨论会还邀请了中心教学副主任蔡佳禾教授作为嘉宾。

 

首先贾敏校友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了由王缉思、李侃如共同撰写的《中美战略互疑:解析与应对》报告。 王缉思和李侃如分别是中美双方研究国际关系的著名学者,并且两人还是关系很好的朋友。贾敏评论说,这份报告可以说是两人关于中美关系问题的谈话录。在报告里王缉思、李侃如两位学者分别阐述了中美双方各自看待中美关系的视角,以及双方存在战略互疑的原因。贾敏说这份报告展现出中方和美方在中美关系中着眼点方面的差异。比如说,在中美关系中,中方对美方的不信任主要产生于奥巴马接见达赖喇嘛、美国对台军售、在黄海进行军事演习等事件。而美方认为,中国的日益强大和非民主的政治制度使中美前景很不乐观。贾敏说要推进中美关系的发展应该增加双方交往,特别是非官方交往,比如学术交流,商务往来。只有双方人民彼此更了解了,才不会有那么多信息误读。另外,马碧珊校友也说,中国政府和公众认为美国的媒体常常批评中国及中国政府是不友好的表现。她指出,美国媒体比中国媒体更加自由,所受言论管制更少,美国媒体也常常批评美国政府和总统,并不是只针对中国。而翟若楷 校友说,中美关系的走向时常受到中美双方国内政治力量的影响。比方说,在美国,某项政策的制定通常是不同利益集团博弈的结果;在中国政府内部也有不同政治力量以及不同的政策取向。与此同时,双方周期性的政府换届也对中美关系产生影响。翟若楷认为由于中美双方矛盾分歧来自于双方利益结构上的根本差异,他对中美关系发展前景有些悲观,因为这种结构差异是无法轻易改变的。蔡佳禾教授认为,中美作为世界上的大国有战略利益方面的差异是自然的,但这并不一定成为阻挡双方关系发展的障碍。中国在承担大国责任、改善中美关系方面是做了很多努力的,但有时这种善意没能被理解。但他还是对中美关系未来的发展有信心,中美双方良性互动的方式只能在不断探索中寻找。

 

同学们也纷纷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大家发言积极,提问踊跃。一个半小时很快就过去了,讨论会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而很多同学还意犹未尽,会后仍留下来和老师、校友继续交流。同学们很喜欢这样的讨论交流会,并希望以后有更多类似的活动。

 

 

         撰稿人:苏静

上一篇:Janet Roberts 博士有关“对赛珍珠在宁岁月重新评价”的讲座

下一篇:Janet Roberts 博士有关“对赛珍珠在宁岁月重新评价”的讲座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