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晚上七点,在中美中心匡亚明报告厅举办了一场由祁玲玲教授、华涛教授、王长江教授、蔡佳禾教授主持的解读中共十八大的专题讨论会。四位教授分别从政治体制改革、社会管理改革及社会问题、经济和金融政策、外交政策等方面对十八大进行了精彩的解读,为同学们全面理解中共十八大的重大意义和未来各方面政策的方向提供辅导。
祁玲玲教授从政治学角度对十八大进行解读。她首先提出十八大强调了政治体制改革,篇幅占报告的十分之一。另一个变化就是政治局常委从9人减为7人。她还指出,大会不仅选举习近平为中央总书记,尤其是中央军委主席,是中国共产党在制度方面的重要改革,有深远意义。在大家最关注的政治体制改革方面,祁玲玲教授从政治学理论利益博弈的角度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已经出现深刻变化,具体的改革进程仍有待进一步观察。对于高层人事方面的变动,祁老师也认为是多方利益平衡的结果。
华涛教授从社会管理角度对十八大进行了解读。他指出十八大的报告是对过去十年的总结,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当前社会背景是社会阶层化和利益群体化,社会因为存在各种差异,有些不满情绪进一步滋生。因此,改善民生、打击腐败、协调群体利益成为新一届政府稳定社会的重中之重。同时,他认为该现象最根本的原因是社会核心价值的缺失。十八大的召开将有关问题提出,未来值得期待与关注。
王长江教授从以下方面对十八大报告经济部分作了解读。首先他指出该报告显著的一个变化是改善民生方面:到2020年实现城乡居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不同于以往以GDP为量化目标。其次他指出该报告明确了税制改革的具体方向,并指出目前需警惕的几大风险:房地产风险、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银行表外风险等。最后他认为中国GDP增长第一次出现消费大于投资的情况,说明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出现良性转变,并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优化产业结构。
最后蔡佳禾教授从外交方面对十八大进行了解读。他认为十八大继续坚持了中国和平与发展的外交政策总方针,回答了前一时期的一些质疑。当前世界格局基本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同美国会在海洋、太空及网络安全等方面开展竞争。中国会继续在海洋战略上采取强硬态度,维护领土主权利益。最后他还对十八大政治局的外事主管的人选进行了评述,认为高层目前可能缺乏有实践性经验的专业外交人才。
提问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发言,最后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四位教授表示了感谢和敬意。
撰稿人:金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