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0日,复旦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沈丁立教授来到中心,为中心师生带来了题为“‘习特会’之后的中美关系”的讲座。沈教授曾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第二任期的战略计划顾问,其研究方向包括中美安全关系、国际核军备控制与裁军,不扩散大规模毁伤性武器及运载工具等。

沈教授首先向大家介绍了中美双方领导人对此次在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举行的“习特会”各有什么期待。他认为,习近平主席希望美国做到以下三点:一,承认“一个中国政策”;二,不要对中国商品的征收45%的关税;三,维持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而特朗普总统首要的关切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起来,为此需要买美国产品,雇佣美国人。在朝鲜问题上,特朗普则认为奥巴马时期美国对朝鲜的“战略忍耐”政策已经失效, 美国应该把朝鲜问题放到桌面上来。之后,沈教授总结了此次会面中美双方达成的成果,并分析了中美对朝政策与中美四个平行对话,即安全对话、综合经济对话、民间对话、执法和网络安全对话。最后,沈教授认为中国目前的国力还不够强大,正是“韬光养晦”的恰当时机。沈教授还对中美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了预测,他认为,中美关系在“绘制路线图”的一百天内将会比较平稳,但由于特朗普的不可预测性,未来中美关系仍有许多不确定性。 此外,沈教授还在讲座中分享了美国前总统奥巴马与现总统特朗普在接待习近平夫妇访美时的诸多细节,将此次海湖庄园的接待形象的比喻为“两家人的聚会”。(撰稿 任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