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德国奥斯纳布吕克大学Georg Gesk教授至中心举办讲座

时间: 2018-10-10

2018年9月26日下午三点,中美中心迎来了刑法学专家Georg Gesk葛祥林)教授。葛教授虽是德国人,但按照他自己的话说,他“已经在华待了大半辈子”是个名副其实的“中国通”。 

 

  

葛教授在台湾大学法学院获得博士学位,曾担任柏林自由大学东亚研究所客座教授,并在玄奘大学授课,也曾就职于台湾刑事法学理事会,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和学术造诣。葛教授目前就职于奥斯纳布吕克大学(Osnabrück Universität)法学院,担任中国法与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葛教授本次讲座和同学们分享的内容主题是“刑法与犯罪经济”。讲座一开始,葛教授充分考虑到在座的同学多数缺乏法律学术背景,因此特地向大家说明,本场讲座将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进行。而后,葛教授在“刑法与犯罪经济”这个大框架下以“三位华人在德国被查出携带75万欧元”这个案例作为引子,将同学们迅速带入到案例发生的情境中进行思考,并给现场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本国国民在其他国家有犯罪嫌疑,政府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如何处置?在分析了同学们的各种回答之后,葛教授引出了他的结论:本国国民在境外犯罪,情节不是特别严重的,出于经济考虑,一般不予以强制管制。然后,葛教授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跟中心的同学们分享了证据裁判原则在刑法与犯罪经济中的举证责任,并分析了在举证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

 

接下来,葛祥林教授重点讲解了犯罪经济的背景。葛教授说,传统上的三大国际犯罪行业是毒品贩卖、人口贩卖以及器官贩卖。传统国际犯罪的特征是高利润、高风险和市场限制——“产品”需求群体数量的限制。葛教授认为,一般来说,传统的国际犯罪形式是“团伙犯罪”。这样的“团伙”,由于其内部分工明确,作案目标明确且手法专业,再加上处理这样的案件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附加成本较高,因此在执法上有诸多困难。

与传统意义上的三大犯罪形式相比,新型的犯罪经济(包括伪劣食品、伪造商标、网络犯罪等)则具有市场管理压力大、 追诉压力低和刑罚相对较低这三大特征。虽特征不一样,但是这些犯罪行为的诱因却是一致的,那就是“高利润”的驱使。在接下来的讲座中,葛教授还谈到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较低、司法制度不健全以及为金钱而铤而走险的穷人多等原因,给了很多犯罪行为以“可乘之机”。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葛祥林教授更是“不拘一格”地与同学们共同探讨了美国禁酒令和禁毒令的区别、人口贩卖的劳动力价格、美国对废除死刑的态度以及色情行业合法化的好处等前沿问题。葛教授以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严谨科学的学术态度和开放包容的讲座形式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刑法与犯罪经济”的精彩讲座,受到中心师生的一致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期待葛教授之后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心与同学们交流。
  


(撰稿:李晓钰)

上一篇:中科院陈雯研究员与中心师生分享乡村生态研究收获

下一篇:俄勒冈州立大学Bryan Tilt教授受邀至中心举办讲座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