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6日下午,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的副研究员蒋昭乙老师为中美中心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题为“中美贸易摩擦的成因、展望、对策以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的精彩讲座。蒋老师是申慱sunbet官网入口世界经济专业博士,兼任申慱sunbet官网入口亚太发展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世界经济、金融开放和新金融。他的研究成果曾获得2014年“江苏省应用精品工程”一等奖,2015年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个奖项。
中美贸易摩擦作为如今中美两国的头等议题为各界学者所关注。蒋老师简单梳理贸易摩擦的背景之后,从经济视角探讨了摩擦的成因。蒋老师认为,首先,中美贸易间的交锋一直都在,以贸易摩擦中最常用的反倾销为例,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反倾销发起案例数和采取措施案例数明显增加,在其中,美国是最大的起诉者,中国则是被告次数最多的国家。其次,全球价值链的纵深发展促使跨国公司母国的发达经济体不断将非核心生产环节向外转移,导致发达经济体生产者收益减少、母国产业空心化、就业不足等问题,美国现阶段开始实施“再平衡战略”希望重振制造业,对外贸易和投资从遵循WTO多边贸易规则体系逐步转为以“美国优先”为原则开启单边行为模式。而中国由于设计和实施了有效的吸收外资战略和政策, 通过参与制造业分层式生产和任务贸易, 最终承接了这一时期发达国家转移的制造业产值的75%-80% ,并且短期内从世界范围来看,也找不到像中国这么庞大的制造业产业链转移的国家。蒋老师认为,中美当前大规模的贸易摩擦应该属于美国再平衡战略的一个环节。最后,不容忽视的是特朗普政府针对中国的遏制——当前的核心诉求是要限制中国的行动, 缩小中国经济增长空间, 把中国的发展方向和增长极限控制在无力威胁或挑战美国世界主导权的范围以内。
蒋老师从国际经验角度切入,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以日本为例,上个世纪80年代针对日本经济严重依赖出口、投资及产业结构严重失衡问题,美国决定抑制日本出口,降低日本的经济竞争力,在该背景下签署了《广场协议》。虽然日本经济增速有所回落,房市与股市在90 年代初开始持续下行,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迎来了“失去的20年”。蒋老师提出。在宏观经济层面,“对外”中美贸易摩擦和“对内”防风险攻坚战碰头,触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在增大,股、债、汇、楼四大市场动荡不安,市场信心遭受不同程度打击。对产业转型升级和大宗商品贸易包括大豆等农产品、钢铝行业有一定冲击,形成对证券市场的较大利空。但总体看, 贸易摩擦本身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冲击有限、影响可控。
谈及未来中美贸易摩擦前景,蒋老师指出,中美贸易摩擦与其他国家间的贸易摩擦有本质差异, 研判的着眼点不能局限于计算贸易额的得失, 而应该是中美互动对国际贸易秩序的深远影响。这在当前全球化放缓的历史背景下有着独特的意义。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贸易秩序是二战后全球化的重要成果, 各方应珍惜这一国际格局。
讲座之后,蒋老师耐心细致地回答了大家的提问,深入浅出的演讲让大家对中美贸易摩擦有了新的认知,为理解中美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撰稿: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