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bet申搏快讯

返回首页

sunbet申搏快讯

CENTER TODAY

讲座分享|国际法是什么?

时间: 2023-03-21

北京时间2023年3月7日上午,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sunbet申搏(以下简称“中美中心”)邀请中国国际法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国际法教授、博导、国际法研究所所长李鸣带来一场关于“国际法是什么?”的专题讲座。中美中心教学副主任、副教授孙雯主持讲座。申慱sunbet官网入口法学院院长,申慱sunbet官网入口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彭岳与申慱sunbet官网入口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华受邀作会议与谈人。本次讲座采用线下与线上相结合的方式,中美中心中方主任从丛、美方主任魏亚当(Adam K Webb)及中心师生与来自北京大学、申慱sunbet官网入口、河海大学等多所高校的线上师生共同参与了本次讲座。

李鸣教授在感谢中美中心的邀请与欢迎后,结合改革开放以来的国际形势与个人学习研究经历,简要说明了本次讲座主题的选题缘起,并向大家介绍了讲座的三条主要线索:探寻国际法定义的流变、理解国际法的意义与掌握学习国际法的方法。

主讲人 李鸣

主持人 孙雯

一、探寻国际法定义的流变

讲座的第一部分,李教授首先从国际法的起源说起,引出“实在国际法学”(International Law Positivism)这一传统的国际法学。其代表性人物包括格老秀斯(Hugo Grotius)、奥本海(Lassa Oppenheim)等法学家。作为“国际法之父”格老秀斯最突出的贡献应属他改变万民法的词义,用其指代调整新兴的主权和半主权实体间关系的法律,他把一个私法概念变为公法概念。从国际法方法论来看,格老秀斯是折衷派,即同时用万民法、自然法两种方法来说明国际法,并且自然法优于万民法,构成万民法的基础。格老秀斯的这一传统在欧洲传承了约200年,到了19世纪下半叶,实在法完全取代了自然法成为国际法的独尊。这是因为实在国际法强调经验,它是从外交实践总结、归纳出法律规则,符合当时对科学的认识,因此自然而然地“击败”了自然法成为主流。在实在国际法学上,条约和习惯是国际法的两个渊源。由于条约可以包含习惯,通过条约可以证明习惯的存在,因此,可以借助条约来要求非当事国遵守同为习惯规则的条约规则。

在对“实在国际法学”进行介绍后,李教授结合上世纪90年代联合国对核武器使用相关条约的态度以及近期甚嚣尘上的中美“气球”问题,提到国际法的另一流派“政策定向法学”(Policy-Oriented Approach),其代表人物包括麦克多格尔(Myres S. McDougal)、瑞斯曼(W. Michael Reisman)等。与实在国际法学从法官、律师的视角解释国际法问题不同,政策定向法学采用决策者视角来观察和解释国际法,该学说有几个要点:一,国际法是一个过程而不是规则的总体;二,国际法有两个构成要素,一个是权力,另一个是权威,两者缺一不可;三,国际法是一个以政策为导向的选择过程,国际法作为一个动态过程,所有的环节例如法律的制定、解释和适用都要围绕政策及其终极目标进行;四,法律作为一个过程存在着不确定性,因此规则也是相对的,法律是一个规则选择的过程。简言之,政策定向法学眼中的国际法,是基于权威和权力的政策选择过程,人类尊严是其终极目的。

“实在国际法学”对条约和习惯的过分倚重与“政策定向法学”对国家政策的过度重视均激发了“批判国际法学”(Critical International Law)的发展与反思。李教授根据自身与国际法学者的交流经历,详细介绍了“批判国际法学”的四大主要观点。首先,批判国际法学派从语言学的角度解释了法律不确定的原因:从语言学上说,词语都是成双成对的,存在对立统一、相互依存的关系,国际法亦存在类似的关系,因而无法实现自洽。其次,国际法实际上存在无法清晰论证的灰色地带,因此诸多问题最终只能滑向反复论辩,却无法得出确切结果的深渊。再而,国际法是解释者的自画像,解释者的立场决定了法律内容。最后,李教授以当代国际合作中的国际法应用为例指出,尽管政治对法律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但国际法律人更应当重视法律对政治的重要作用。法律不仅是政治的工具,而且是政治不可或缺的工具。

在对这三大流派进行简要介绍后,李教授结合现阶段国际法实践中“西方话语权过强”等问题得出结论:关于国际法是什么,不存在绝对的“真理”。多元的方法有助于更加全面和深入理解和解释国际法现象。

二、理解国际法的意义

讲座的第二部分,李教授针对“如何认识国际法”这一问题简要阐释自己对国际法的理解:应采用形式主义、现实主义、理想主义“三结合”的方法,来观察和理解所谓的国际法。李教授认为,首先,法律形式一定是国际法最重要的基础,离开法律形式谈论国际法,国际法就会变得虚无缥缈,法律形式或形式主义不可或缺;其次,观察国际法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权利、利益与价值等现实因素,充满理想但不接地气会导致对国际法及其相关事件的误判;最后,李教授结合“禁止使用武力原则”等实际案例,认为国际法研究既要“脚踏实地”,亦需“仰望星空”,必须坚持考虑理想主义在国际法中的重要意义,理想主义应是国际法的前进动力。国际法应不断接近正义,追求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价值。

三、掌握学习国际法的方法

讲座的第三部分,李教授结合自身在耶鲁大学的学习经历,重点讲授了“如何学习、教授国际法”。李教授首先强调了学习国际法过程中进行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以“法学与历史学的关系”、“法学与哲学的关系”等具体学术问题为例,对中美中心交叉式学科教学与研究方式进行了肯定与赞扬。同时,李教授也指出,加强掌握国际法语言及其用法的教学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而开设专门的国际法案例课则对培养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大有裨益。最后,李教授总结,国际法在19世纪末是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进入法学院的,将国际法作为一种技能来学习,符合国际法教育学以致用的初衷。

讲座结束后,与谈人彭岳教授与张华教授分别对讲座内容进行简要总结与点评,并针对讲座内容提出自己的思考。彭教授高度肯定了李教授对国际法应用方式流变的理解,并结合时政,进一步强调了国际法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的意义;张教授高度赞扬了李教授在讲座中阐述的“三结合”理论,并根据中国国际法学术史与现阶段中国在国际法仲裁中的困境,提出中国的国际法研究应加快与时俱进与积极入世的脚步。在提问环节,李教授回答了“如何看待俄乌战争中双方对国际法的遵守程度?”、“国际法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做好基础概念普及?”等问题。线下线上参加的师生热情参与了上述问题的讨论与交流,并表示受益良多。本次讲座在热烈掌声中圆满结束。

作者:李杰晟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