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sunbet申搏(以下简称“中美中心”)是由中国和美国的两所著名大学——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和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共同创办的教学与研究机构。中美中心的国际化和开放包容吸引着众多海内外学子,其中也包括一些“心二代”。本期我们邀请了2022级证书班在读学生焦雪颖来分享她与舅舅成为校友、与中美中心结缘的故事。

2022级证书班焦雪颖
我在美丽的北方海滨长大,后来到北京读大学,但“圈子”一直是在北方。我一直希望自己变得更“多元”,能到南方体验长江流域的风土人情,并趁年轻出国留学,开拓自己的国际视野。但疫情完全打乱了我的出国计划,而我喜欢的国际海洋法又使我回到了故乡。
2022年,在中国海洋大学攻读国际法学硕士的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中美中心证书班学习一年,这一下子解了我两个心结!而且,南京可是中国的六朝古都,我终于在北京、南京两个“帝都”都待过了!

中美中心内花园的秋色傍晚
我从我的舅舅那里了解到中美中心。他是中心1995届证书班的学员,一直以中美中心为母校而自豪,并多次告诉我,中美中心改变了他的一生。如果没有到中心,他不会了解西方世界,走出去开阔眼界;也不会跨越半个地球,再回到自己的祖国。

历届中心学子走过的宿舍通餐厅的连廊
他还向我回忆道,当年他是通过中心广告栏的一则A4纸“小广告”了解到波士顿顾问公司(BCG)并参加面试得以进入,后来他又到哥伦比亚大学读书,再到华尔街高盛(Goldman Sachs)工作,直至现在创业。由于有中美中心的教育背景,他对中美关系、国际经济和国际政治保持着长期的兴趣。
2022年6月18日,为庆祝中美中心成立35周年,他和室友陈儒文(Nowell Chernick)及1995届等各届的校友代表还举行了“寻找逆风中改善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校友分论坛,为改善中美关系与加深两国人民的友谊献计献策。

陈儒文(95届证书班美方同学)于中心成立35周年校友分论坛视频发言
舅舅和他的美国舍友,一见如故,成为了毕生的朋友,跨国友谊持续至今。而我也从他的经历里加深了对中美中心的了解。南大与霍大分别是中国与美国的著名学府,而两校在国际关系、国际法、外交等领域又都遥遥领先。融汇两校资源,中美中心成为研究中美关系、中美文化与国际法、国际政治与经济的最前沿。此外,中美中心作为中美两个大国的第一个联合办学项目,其创立的“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跨国界”的培养模式,“共学、共住、共成长、共发展”的培养特色,都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心学子处事、思辨、从业的方式。经过35年的发展,中美中心为两国甚至全世界的政治、经济等领域输送了大批的优秀人才。

舅舅的中心室友在他的婚礼上致辞(1998年)

“心二代”(我与舅舅)
虽然入学仅两个月,但中美中心充盈而温暖的生活在国内独一无二,每天都在带给我惊喜。同学们是来自于不同国家、具有不同专业背景的硕士生或职场人士,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大家在课堂上分享对专业问题的见解和交流,反倒激发彼此打破文化和学科藩篱,用多元视角和全球视野思考、讨论。课下,中外方同学也互帮互助、友好交流,如建立Writing Revision Group,帮助彼此精进目标语言学习的同时,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增强彼此尊重与认可。
中美中心课程涵盖经济、法律、政治、历史、环境、哲学、文化等各个领域(据说以前还有cooking class!),中方和外方教授均喜欢用案例、故事来阐释晦涩的理论知识,让没有专业基础的同学也能听懂并乐在其中,“小班制”的教学模式也提供给大家更多的互动和发言机会。教授们高度的责任心与严谨认真的品德不仅体现在精心准备的课程内容中,也渗透到课外细致的作业批注中。
比起说是“学院”,中美中心更像一个“共同体”,大家学在一起、玩在一起,师生、校友及同学间交往密切。老师和学生们一同在食堂用餐、聊天,在烤肉晚宴上共同举杯庆祝,在课下一起练习书法、切磋乒乓球技。
就业办及校友联络人张老师会经常邀请全球各地的优秀校友为同学们带来干货满满的讲座和宝贵的就业资源,从丛主任更是别具匠心地开创了主任及嘉宾与同学的餐叙活动,打开了新老中心人之间交流与资源整合的窗口,也帮助大家探索到更多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在这里,我能感受到老师们和各位毕业学长学姐们对我们的关心,那绝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而是真情实感,且如此细致入微。

中方主任从丛与美方副主任柯俊翰主持校友讲座

充满中国文化气息的中心书法教室
中美中心的同学们也很好地践行了中心的核心精神:Work hard, play hard.在班委的悉心组织下,中外学生一起参与火锅局、桌游、走湖、秋游等团建活动,在这过程中由陌生走向熟悉,一同感受南京这座“六朝古都”、“十朝都会”的魅力所在,享受午后阳光打在中美中心湖边长椅看书的惬意,也一同领略了玄武湖的旖旎风光,栖霞山的层林尽染。

来自各地的中心同学相约玄武湖欣赏夜景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越来越多中心人的后代来到中美中心求学、求知,将中心的精神与价值观薪火相传,共同见证着几十年间中心的不断发展与突破。正值桂花盛开之际,中心弥漫着沁人芳香,由衷祝福中心流芳百世,为中美双边事务和国际事务培养更多人才!
注:作者感谢作为中心校友的舅舅接受采访并提供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