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应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sunbet申搏(以下简称“中美中心”)邀请,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申明锐为中心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可持续乡村振兴及其规划治理”的讲座。讲座由申慱sunbet官网入口环境学院教授刘蓓蓓主持,中美中心能源、资源与环境方向副教授张海燕以及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副教授、兰卡斯特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刘凌轩与谈。本次讲座通过线上、线下双平台方式向中美中心全体师生以及社会公众开放。

主讲人 申明锐

主持人 刘蓓蓓

与谈人 张海燕
申明锐副教授在讲座中通过四个部分梳理了“可持续乡村振兴及其规划治理”,分别是:“规划项目下乡与乡村治理转变”、“从乡村规划建设到乡村运营管理”、“苏家案例”、“迈向可持续乡村的简要讨论”。
一、规划项目下乡与乡村治理转变
申老师提出乡村治理出现“中空”现象,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农业税取消,税费收入减少使得基层财政能力显著下降,农村一些最基本的公共服务设施无法满足需求。为此,国内进行乡村振兴,乡村项目兴起。2020年,至少一百个国家级的三农项目投入到乡村,大量项目自上而下地在府际间传递、累加,以支持乡村的发展。
申老师辨析了乡村项目、乡村工程、乡村规划等概念以及联系,他认为乡村项目(Program)是由多个相关的子工程组成的,项目不止于几个具体工程,还容纳了政府的战略性意图。乡村工程更加偏重于实践领域的具体操作。乡村规划则是不同项目在农村落地的一个空间技术协调。乡村项目需要规划并整合,规划是政府在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中由“条条”向“块块”转变的枢轴。
中国乡村治理的四个构型:古典中国乡村的治理结构、集体化后中国乡村的治理结构、中空危机下中国乡村的治理结构、项目驱动下乡村治理结构的变化。申老师认为进行中国乡村治理,需要进行治理理论的中国化,同时通过治理技术化、国家能力建设、权利多中心化等核心理念做到三个面向:作为诊疗办法的治理、作为国家统治的治理、作为管理治话语的治理。

二、从乡村规划建设到乡村运营管理
申老师认为现在的乡村规划建设出现 “项目全覆盖”、“乡建热”,重短期而轻长效的问题。针对这样的问题,申明锐教授提出“三分规划,七分管理”,一个“好的”规划最终能够形成“好的”人居环境,除了精巧的战略构思、合理的空间布局、精准的施工落地,还需要有高质量、可持续的运营维护。规划在城乡可持续发展和治理现代化中有历史责任,乡村要提高规划、建设和治理水平。
申老师分享了他带领学生进行的乡村振兴实践——“徐家院乡村振兴工作营”,用专业知识参与乡村振兴。随着乡村振兴成为“显学”,大量资本、项目、设计进入乡村。但是,好的规划设计也有可能面临“无人问津”的境地,而且好的规划设计更需要好的运营维护,因此中国大都市近郊的乡村发展振兴之路,必然还会从当前轰轰烈烈的物质环境建设的1.0版本转向强调运营维护的2.0时代。

三、苏家案例
当前南京江宁乡村运营可以细分为三种模式:国企建设+运营(如湖熟街道的钱家渡)、街道零散招商(如谷里街道的徐家院)、私营企业作为村庄服务商(如秣陵街道的苏家)。申明锐副教授着重分析了苏家案例。

苏家案例是政府项目下的集体资产沉淀,市场化运营的引入形成了一种“政府重资产”+“市场轻资产”的运营模式。苏家“整体运营——轻资产”的平台模式,精准定位城市消费需求,带动其他成熟工商业资本投资。然而,苏家案例也反映了市场运营环境下村庄公共性的迷失。苏家案例中的乡村规划的工作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满足面向城市消费的乡村“商品化”需求,村社主体的村庄“公共性”被消费重新定义。园区化管理使得苏家与周边的村落形成了明显隔阂,成为一块植入到乡野中的城市消费飞地。而乡村建设和乡村运营分离的“两张皮”现象,无法将集体资产通过信贷方式资本化,影响了从资源到资产再到现金流的转化。
四、迈向可持续乡村的简要讨论
申老师总结了四个主要讨论点:第一,将短暂的、自上而下的乡村项目转化为长期可持续的乡村善治(good governance)是“惊险的跳跃”。第二,政府投入还没有触及“乡村公共产品付费”这一核心制度设计,使得该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成疑。第三,乡村运营时代如何把乡村项目“资产”转化成能够为乡村可持续发展提供收益的“现金流”,是下一阶段乡村振兴实践待解决的难题。第四, “规划治理”并非简单一种治理手段和实践平台,而是迈向可持续乡村振兴中利益主体间生产关系重构的过程。在这过程中,需要牢牢把握两点:分别是公共产品的实现和农民利益的前置。

最后,申老师与线下线上的听众讨论了句容陈庄知识乡村试验、振兴无资源的凋敝乡村、村民自治形成市场力量、乡村治理利益主体重构、地理环境对村庄和村民的形塑等话题。听众对申老师的讲座分享报以热烈的掌声,讲座圆满结束。
作者:刘子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