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余南平教授作“中国改革与中国新保守主义”学术报告

时间: 2005-12-08

 

十二月七日下午华东师大国际发展研究院研究员余南平教授为中心的师生做了题为“中国改革与中国新保守主义”的学术讲座。

余教授提出,中国已经过去的二十六年改革,不仅在经济领域出现了重大变化,同时在社会领域出现的分化更为明显。中国的新保守主义社会基础与政治、经济诉求已经成型,中国新保守主义具备了其下一个主导阶段的巨大成长空间,当然这个空间的创造是基于对于自由主义批判和对于传统保守主义的同时拒绝基础之上的。

余教授在报告中着重阐释了关于新保守主义的两大核心问题:新保守主义相对于谁?新保守主义的社会与政治基础是什么?余教授指出,就中国新保守主义的价值观而言,所谓的“新”是相对于传统保守主义的专制主义,而“保守”是相对于自由主义的政治与经济主张,特别是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政策实践,而当“保守”概念本身是基于共同价值与体验,而不是相对于革命时,那么任何社会,无论其政治、经济与社会制度的实质形式,我们都可以发现“保守”的价值,我们都可以寻找到“保守的根”---一种自豪地以“我们”宣称的主张。

 余教授关于新保守主义的社会与政治基础的观点相当新颖精辟。他认为,新保守主义今天在中国的社会基础在于它所面对群体的广泛性与多元性,无论这些群体被定义为“弱势群体”,还是被称为“白领阶层”,在于它所能代表阶层的基础性,而共和主义政治传统则是它最根本的政治基础。中国新保守主义不赞成历史上任何专制主义擅长操作的“暴民政治”,也警惕来自大众的,情绪性的狂热,同时还非常强调少数人的权利。但以保守主义更珍惜的共和主义原则来看,保守主义有理由怀疑少数经济利益集团政治竞争与讨价还价的合法性,尤其当绝大多数人被排除在权力阶层之外时,新保守主义有理由,并有权利要求参与更多的政治过程,要求公共权力被有效地监督,并反对少数所谓的精英把持公共话语权,借以形成对政治与政策的不利影响,而这些影响在政治的实践过程中往往是不利于大众的。

演讲结束后,同学们纷纷踊跃提问。余教授深入浅出、旁征博引的演讲赢得了中心师生阵阵掌声。

 

上一篇:美国驻上海总领事Kenneth Jarrett先生作"中美关系"报告

下一篇:关于美国公民的跨国领养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