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中心教授Jonathan Leightner在中美中心匡亚明报告厅为中心的学生作了一个题为“如果中国抛出1万亿美国债券,美元价值会发生变化吗?”的讲座。
首先,Leightner教授引用了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2007年11月7日发表的“中国应增加欧元等强势货币于外汇储备的比重”的讲话,作为讲座的开场白。他说,在该言论发表之后,全球市场恐未来亚洲区央行加快减持美元,尽快分散其于外汇储备比重,故欧元受惠飙升1.2%,由此可见中国持有美元比重对美元价值的影响力十分显著。
接着,Jonathan Leightner教授采用课堂教学的方式,将其思路用幻灯机进行演示。他先后画了美元和人民币的供求关系图,指出了当前美国贸易逆差虽然有一部分是由于进口多于出口,然而更真实的原因在于世界对美元的需求高于美国政府的美元供给。他同时认为,由于非贸易的存在,人民币汇率并非是顺差的真实原因,即便人民币实现完全浮动,顺差仍会存在。他也指出,美国指责人民币升值过慢是错误的想法,因为美国通过印发美元就可以享受到更廉价的产品,这是一种双赢的局面。
随后,Leightner教授展示了计量图表,并举例说明若中国出售1%其所持美元,美元价值将下跌0.55%,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动。然而,Leightner教授对此表示乐观,他认为中国目前并不会进行美元抛售,因为中国仍需向美国购买其出口产品,而且持有一定美元储备可以用于抵抗类似于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同时对控制国内经济也有好处。如果中国抛售美元,那么必将导致美元价值流失,进而外汇储备缩水,如此下去最后的结果就是完全抛售。这种情况目前在中国暂不会发生。

最后,Leightner教授将时间交给中心同学,许多同学纷纷举手请教经济问题, Leightner教授通过生动的解说,耐心详细地解答同学们的问题。整个讲座最后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撰稿人:王丹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