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下午,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唐宝林先生,为中心全体师生作了题为“作为‘终身反对派’的思想巨人–陈独秀(The Great Man of “Perennial Oppositionist” Thought – Chen Duxiu)”的精彩讲座。
陈独秀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功绩卓越;而在大革命之后,陈独秀选择的托派路线,却一直备受争议,陈独秀到底是坚定的“无产阶级干事”,还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唐宝林先生做出了客观的解读。
从陈独秀初识毛泽东、帮助毛泽东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提拔毛泽东,然后到二人政治观点产生分歧,以致最终走向彻底分裂。唐宝林先生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阐述了陈独秀的许多先进、有价值的政治观点,比如在《体育之研究》刊物中,陈独秀提出了“心力”与“体力”全面发展,痛斥“体弱若病夫”;他还反对三钢理论,主张用法国启蒙运动思想武装自己;提倡国民性和民主前途;提出国共合作的必要性等。但不可否认的是,毛泽东对陈独秀有着极高的评价,特别是他在新文化运动中不可估量的作为,毛泽东曾经评价道“我们对于陈君,认他为思想界的明星”,而且把陈独秀当作“大哲学革命家”崇拜,虽然两位思想巨人在政治上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最后,关于陈独秀最终的托派路线,唐教授给予了客观的肯定,“陈关于民主与专政的言论,都是伟大英明的预言”。
最后的问答环节,同学们对北京大学档案馆收藏的五四时期陈独秀、李大钊和毛泽东的工资表,以及对陈独秀“终身反对派”的翻案问题进行了饶有兴趣的提问和讨论。

撰稿人: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