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校友杨健教授讲座

时间: 2009-09-18

 

916下午3:00,中心88-89届校友,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杨健副教授为中心师生做了题为《中日国力的消长与东亚格局》的讲座。杨健校友在中心毕业后,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主要的研究和教学领域是中国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政策、亚太地区的国际关系和中国政治。他是新西兰国际关系学会奥克兰分会的主席,同时也是Journal of Human Security的编辑。

 

讲座一开始,教授深情地回顾了在中心生活与学习的时光,在中心度过的一年对他的人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接下来,他提出了国家实力多层面的定义,包括以基本属性衡量(人口、土地面积以及政治、经济、军事力量等)的实力(Power as Attributes),在对外关系中体现的实力(Relational Power)、结构性实力(Structural Power)和软实力(Soft Power)。他对中日间各个层面实力对比的消长做了详细的分析。

 

 

经济实力层面,在80年代初,中国至多只是一个潜在的大国,而日本已经是一个经济超级大国。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即将超过日本,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国际组织中的影响力也日益增大。在对外关系实力方面,中国由于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又比日本有更明确的对亚洲的认同,在亚洲事务中正体现出更大的影响力。就结构性实力而言,中国正在努力融入国际体系,学习游戏规则。虽然在软实力方面中国尚不够强大,但也正在快速增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人民对中国的好感也日益增加。理论上,日本的民主制度和经济成就应该为其带来更高的影响力,但由于日本缺乏明确的亚洲认同感,又不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其软实力没能得到充分体现。

 

那么未来中日的关系将呈现什么格局呢?教授提出了未来四种可能的情形:

 

1.       中日竞争:由于中日之间在领土、资源和历史等问题上的分歧与不信任,它们之间相互竞争。与此同时,两国在经济上相互依存,都尽力避军事冲突。在此过程中,许多国家,例如东南亚国家可能渔翁得利,东亚国家间只能实现有限度的地区性合作;

2.       中日敌对:上述问题及南海等问题激化或国内政治问题等可能导致中日直接军事对抗,东亚将陷入动荡;

3.       中国取得地区霸权:中国成为不可被挑战的霸权地位,主宰东亚;

4.       中日分享地区领导权:日本可能不得不接受一个更强大的中国,而中国也充分尊重日本的大国地位,两国分享在地区事务中的领导权,这也将导致美国在东亚影响力的下降。

 

教授认为,中国不可能在社会和政治方面成为霸权。在经济方面,由于以人均计算,中国的经济实力即使到本世纪中叶仍然不高,能运用在对外事务上的财力依然有限,中国也不大可能成为地区性的霸权国家。他认为短期可能出现的是中日竞争的局面。当然,长期来看敌对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但也不乏合作的潜力。而中日要想实现分享地区领导权,依然需要应对挑战。

 

2009年是中日关系中充满变局的一年。随着日本民主党新政府的上台,日本政府对外政策的重心将可能向亚洲转移,日美同盟关系也可能面临重新检讨。而中国也很可能在这一年取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杨教授认为,在两国关系取得进展之前,东海、钓鱼岛、台湾、军备竞赛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两国关系出现波折。

 

讲座结束之后,教授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于当日晚8:00就自己在中心和海外的学习经历等内容与同学们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座谈,让大家受益匪浅。

 

                                                                                                                  撰稿人:黄晨琦

上一篇:Patrick Mendis 博士与中心学生座谈

下一篇:Patrick Mendis 博士与中心学生座谈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