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丁幸豪教授讲座

时间: 2010-09-30

2010929(星期三)下午3:00,匡亚明报告厅迎来了资深美国问题专家丁幸豪教授题为“中美关系:走出危机(Sino-American Relations: Walking Out of Crisis)”的讲座。

 

 

丁幸豪教授生于上海,是前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美国研究室主任,前上海市美国学会会长和中华美国学会副会长,曾兼任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所所长。他长期从事国际关系与美国问题研究工作。1981年去美国布鲁金斯学会进修美国外交与安全政策及其决策机制。1984年、1985年任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SAIS)客座研究员。教授在国内外就美国国内政治和外交政策和中美关系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包括美国历届政府的中美关系、美国对华政策、美苏关系、中美日三角关系等。

 

教授用一句“十年一变,逢九必变”来形容中美关系的起伏变化,简单回顾了中美关系历史中的关键事件。奥巴马政府上台后,中美关系“高开高走”,但是09年底中美关系再起波动。教授首先探讨了中美关系的波动是怎样发生的。他认为原因首先来自中美双方。美国方面:第一,奥巴马政府在处理和中国的关系上,反其道而行。克林顿政府处理中美关系将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联系起来,小布什政府用竞争关系形容中美关系,但9.11 之后略有变化,转变为“坦诚的建设性关系”。 前两届政府对华态度由硬到软,而奥政府一开始就决定以软制胜。美国在金融危机、伊拉克、 阿富汗问题等多个领域需要中国的协助,奥巴马访华前推迟对台军售、会见达赖喇嘛,以软姿态和中国接触。中国认为美国此举是理所应当。但美国需要中国对其软态度做出回应,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令美国“失望”。 随后,奥巴马决定对台军售,并接见达赖喇嘛。第二,美国国内舆论批判奥巴马政府对中国的软弱态度。第三, 政治周期原因。 美国中期选举于11月开始,国内三大改革如果无法解决,则在对外问题上需要取得成果,特别是在美国人民关心的气候变化问题上与中国达成协议。

 

中国国内原因: 第一,中国外交政策出现新的令人不安的变化,对美关系上行动迟缓,甚至有所失误。中国对美决策部门越来越多,部门之间缺乏协调,外交部缺乏权威。第二,军方的强硬势力抬头,军方和中南海的关系复杂。第三,中国的政治周期,中国正在酝酿巨大人事变动。

 

其次,中美双方在心理上还没有准备好应对变化了的中美关系。中国GDP占美国GDP30%,而美国面临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在外交上越加自信,而这在美国眼里是所谓的傲慢。同时美国的心态也不平衡。中国要求更大的话语权,美国依旧认为自己是世界霸主。

 

如何应对中美关系,教授提出了自己的见解。第一,需将中美关系放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考虑。第二,中美双方都有各自的核心利益,但是双方要准确慎重界定和适用核心利益的概念。教授提出中国可以借鉴美国《国家利益》中对利益的分类(划分为生死攸关的利益、最重要利益、重要利益)。第三,需要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处理中美关系。要意识到中美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这种依存度的对称性也更高。第四,减少舆论的不良影响。第五,要变消极互动为积极互动。要明确以下一系列规则:美国欢迎和平发展的中国;美国要求中国分担责任,中国也应当享受相应权力;共同确认一个原则,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强大不能以另一个国家的发展为代价。最后,教授还建议中美需要在海洋权益上制定一定的规则。

 

演讲结束后,同学就海上权益,反恐等问题提问,教授一一耐心回答。教授的睿智、从容和博学给在座的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撰稿人:王珺

上一篇:王冠华教授讲座

下一篇:Dennis Hickey 教授关于美国对台政策的讲座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