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9日,来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的 Li Nan 教授和Andrew R. Wilson 教授在中心匡亚明报告厅做了题为《中国在亚丁湾以及南中国海进行护航的任务和意义》的讲座。


Wilson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国海军作战学院的光荣校史以及中国海事研究所,该机构研究范围包括能源、环保、安全和地区局势等诸多传统和非传统研究领域,资料多来自于公开发行的媒体和数据库。
就亚丁湾护航任务本身,Wilson教授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精彩的分析:任务的目标;从舰船和人员两个方面分析了护航舰队的战斗力;护航的三种方式,地区性巡逻、伴随护航和登船护航;基于卫星技术的信息管理与船只监控;海上补给以及通过访问其他港口完成后勤保障;与其他国家海军在分享信息和联合训练等方面开展的合作。他还从国家领导人的支持、当地局势和各机构协调三个层面分析了此项任务背后的深层因素,提出了对于如何提高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效率的看法。
在谈到护航任务对未来各国在南中国海应对非传统任务的启示时,Li Nan 教授认为南中国海面临海盗威胁的可能性较低,但是存在不稳定因素;中国的参与是必要的;应该继续加强在信息分享和联合巡逻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可能关涉到对主权和领土争议的考量;加强沿海国家反击海盗的努力;相信采取这些举措会有助于维持地区稳定和安全。
最后,对于这一热点国际问题,两位教授耐心的回答了中心同学的所有提问。
撰稿人:安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