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下午,中心迎来了一位女性演讲者,英国著名传记作家希拉里·斯铂林(Hilary Spurling)女士以及她带来的题为“对赛珍珠中国生活的新思考(A New Look at Pearl Buck’s Life in China)”的讲座。讲座于下午三时开始,斯柏林女士在她的朋友陪同下提前来到报告厅,中心的Fowler教授、 Douglas教授夫妇、 Warke教授等也以朋友的身份前来聆听,助兴。

首先,斯柏林女士告诉我们她之所以选取写赛珍珠传记的原因和选材等方面的考虑。她是以揭秘著名作家和画家的生平著称,而赛珍珠的自传在她看来由于具备小说特征并不可靠,再加上赛珍珠作为一个在西方世界影响巨大、第一个将近代中国介绍给西方人的美国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女性,身前身后备受争议,这让这个选题充满挑战和探索空间。因此,她选择了赛珍珠父亲赛兆祥的回忆录和经过赛珍珠本人修订,其妹妹执笔的传记以及其他一些相关材料作为一手素材来完成这本传记。斯柏林女士深情回忆说她着迷于赛珍珠是源于她儿时由母亲给她读的一本书 - 《隔壁的中国孩子》,这本书让斯柏林女士对探询赛珍珠的中国生涯充满浓厚兴趣。在她的演讲中,她用近乎诗性的语言向我们渲染了赛珍珠的童年记忆:中国人讲究入土为安,厚重的棺木为日夜辛劳,生生不息的中国人最后的归宿。他们带着骄傲和自豪离开了这个世界,却把骨头深深埋藏于这片曾经用汗水浸透的土地。孩子们三五成群,在屋后草地的荒坟中嬉戏,其中便有年幼的赛珍珠。他们经常会见到一生下来就被溺毙的女婴尸身。经过日晒雨淋,那些细小的白骨偶尔会从草丛中凸出。每当这时,赛珍珠就会用自己发明的仪式将它们埋入土中。这本传记就是要探询赛珍珠的前半生在中国艰难曲折的精神之旅,还原一个真实的赛珍珠。
接着,斯柏林女士还向大家简单介绍了赛珍珠的生平并给出了她富有启迪的洞察,赛珍珠生前就认识到了中国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未来以及发展中美关系对两个国家的重大意义。赛珍珠用她的笔写出了一个真实到不可思议的中国大地。对赛珍珠而言,她生活过的世界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虽然她对中国的描写让她一夜之间成为畅销书作家,摆脱了一文不名的贫困状态,但她对于美国世界是陌生的,生前,她屡次想回到中国被拒绝,死后,她的墓碑上只有三个中文字:赛珍珠。
斯柏林女士的演讲不拘一格,机智幽默,颇有作家的洒脱与诗意。演讲结束后,大家踊跃提问。 Fowler教授以历史学家的严谨询问了赛珍珠父亲的墓地位置。徐欢同学问了这本新传与此前彼德·康的《赛珍珠文化传记》的区别,斯柏林女士认为其不同在于她是从精神层面去挖掘赛珍珠的生命轨迹。一些外校赶来的研究者也兴趣盎然,纷纷参与讨论。最后,讲座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结束。
撰稿人: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