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8日(星期二)上午10点,联合国前南斯拉夫国际刑事法庭大法官刘大群先生应邀访问中美中心,并围绕自己的法律从业经历和中美法学学生的差异做了讲座。
刘大群法官曾在中国外交部条法司工作,他代表中国出席罗马会议,参与了创建永久性的联合国国际刑事司法机构 — 国际刑事法院的缔约谈判。在此之后,作为中国出任前南法庭法官中的第三人,刘大群法官用10余年的实践拓展着国际人道主义法和国际刑法的疆域,并出版了多部著作。
讲座在同学们的自我介绍中拉开了序幕,刘法官着重了解了大家的法学相关教育背景和对于国际法庭的认识。这样的介绍和交谈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使得讲座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轻松而又学术的基调。
随后,讲座围绕着刘大群法官的个人经历展开。刘法官介绍了他在任时期重大的人权法案例,包括卢旺达种族灭绝惨案,斯雷布雷尼察大屠杀等。这些人类历史上沉重血腥的屠杀悲剧在刘法官生动丰富的语言描绘下更加发人深省,而刘法官和他的国际法庭工作伙伴们的传奇经历和国际刑事法庭的威慑力权威性更是给到场的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刘大群法官分析了中美法学学生的异同,并指出了在联合国各部门都缺少中国工作人员这一与中国目前国际地位严重不符的遗憾事实。他指出,中国的法学学生们都该找准正确方向,从研究,阅读,写作,分析,演讲五方面全方位锻炼自己的能力,争取能为国际法律事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互动问答环节中,刘大群法官和同学们就法律从业方向,国际人权保护现状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给本次讲座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撰稿人:魏晓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