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下午三点,在中美中心匡亚明报告厅,美国驻巴格达使馆高级顾问Barbara L. Mulvaney 教授给中心的师生作了一场题为“卢旺达种族大屠杀:法治及联合国国际刑事法庭”的讲座。Mulvaney 教授在2002-2008年期间担任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检察官办公室高级出庭律师,在人权、国家安全、反腐败、战争罪和反人道罪等专业领域内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卢旺达种族大屠杀事件虽然已经过去了近20年,但是该事件在国际刑法领域的意义仍然非同寻常,并且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 Mulvaney 教授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从历史、现状和未来三个方面介绍了卢旺达问题国际刑事法庭的情况。
在讲座的开始,Mulvaney 教授就通过自己的国际关系专业背景与中心师生拉近了距离,并且从历史的维度将讲座内容从1994年推向1953年,以便大家更深刻地了解卢旺达种族屠杀的历史缘由。卢旺达地处中非,境内的图西族和胡图族占总人口的99%。两个民族的纷争不断,1994年4月卢旺达总统等人乘坐的飞机坠毁,直接导致了大屠杀的发生。
接下来, Mulvaney 教授详细讲解了她所在的法庭在审判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首先遇到的困难是法庭组成的多样性,法庭组成人员来自各个国家,具有不同的法律文化背景,并使用不同的语言,这在很大程度上给审判带来了不便。其次,证人的人数被限制为100人,但是受害者的人数却多达几十万。作为一名具有25年执业经验的律师,Mulvaney 教授坦言自己在面临案件审理过程中的艰辛时的沮丧之情。但是,即便在国际社会,正义也总能在法律的光环下得到实现,法庭最终形成300多份判决书,惩治了相应的国际罪行。
国际刑法作为一门新兴的国际法分支,其法律渊源、法律原则和概念都处于趋于成熟的阶段。与此同时,为了应对二战时期的各种反人道和战争罪行,国际社会建立起了特别法庭、军事法庭等对战犯进行审判。联合国对国际刑法的发展和演变更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Mulvaney 教授在讲座的最后也提出了对联合国安理会在国际刑事审判方面未来发展的若干建议。种族屠杀作为一种国际罪行,也给人类的历史和文明带来了深刻的拷问。卢旺达问题也给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在如何对待国际刑法的发展和国际罪行的审判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讲座最后的提问环节,中心的同学们针对国际刑事审判中死刑的存废、个人责任与集体责任的取舍等问题与演讲者进行了深入的交流。
撰稿人:龚耀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