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7日晚,兰州大学前副校长、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教授应邀来到中美中心,为师生们作了一场题为“新疆巴楚事件及反恐”的讲座,受到中心师生的热烈欢迎。
杨教授研究领域广泛,主要涉及中亚、反恐、反分裂、能源安全、国际关系理论等,尤其在中亚和国际反恐等领域的教学和科研活动成绩斐然。先后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地重大项目1项、教育部社科项目及其他项目多项。代表性论著有《转型的中亚与中国》、《世界分裂主义论》等。
讲座中,杨恕教授列举了大量实例和数据,详细分析并评述了发生在中国新疆的恐怖事件及其反映出的中国恐怖主义发展现状。他认为此次巴楚事件表现出了中国新疆恐怖活动本土化、非组织化、与伊斯兰极端主义思想关系密切的一般特征。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的进步,民主法治的不断健全,信息沟通渠道的拓宽,国际重大事件的影响等,发生在中国新疆的恐怖活动作为一种工具层面的暴力行为,根植于维族分裂主义思想当中。因此,分裂主义短期内不可能消亡,而恐怖主义也不可能消失。在谈及中国反恐与世界反恐的关系时,杨老师认为,恐怖主义不仅仅是中国存在的问题,更是世界面临的难题。宗教极端主义作为国际恐怖的主体,成为许多国家无法根除的顽症。但国家间反恐观念和制度差异导致同样面临恐怖主义威胁的国家难以推进更深入的反恐合作。
在讲座结束前互动环节中,中心师生就讲座内容和一些关心的问题向杨老师请教或展开讨论,问题主要涉及以“疆独”活动为主的恐怖行为攻击对象是否已发生变化、我国分裂主义发展是否与民族政策有关联等。针对这些问题,杨恕教授一一给出了自己的见解。
最后,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
撰稿人: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