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1月4日下午三点,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博士在中美中心做了关于新型智库与国际传播的讲座。美方主任、中心教职工和一些中外学生参与了本次讲座。
讲座开始之前由以一名中心国际学生用流利的中文对王文博士进行了简单介绍。随后王文博士以他当年来中心参加面试时的经历作为开场,表达了再次回到中心的激动与感慨,也一下子拉近了与同学和老师们的距离,使讲座在轻松且亲近的氛围中得以展开。
王文博士的讲座大概持续了三十分钟,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是介绍了“人大重阳”骄人的成绩和目前的情况。然后指出了目前中国智库所存在的一些不足。最后分享了他个人对中国智库未来发展的展望。他总结说中国在强大,但它需要引导,过去的中国发展太快,留下了许多问题,我们的转型正在艰难地进行,中国需要智库也需要新一代年轻人。在报告期间,作为中心校友,王文博士穿插了许多他在中心学习时经历以及一些非常值得借鉴的工作经历,这些事迹一方面使讲座充满了乐趣,但另一方面也具有深远的意义,值得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思考和领悟。
提问环节同学们非常活跃,有同学提到说对自己的未来很迷茫,不知道自己的职业生涯将会走向何方。针对这个问题,王文博士说到,他来自浙江义乌一个平凡的家庭,其实当年的他也处于同样的状态,但是自己每天就努力去做好每件事情,一切就都顺理成章了,该有的也就有了。现在的他每天也会工作16个小时,这让我们都很惊讶,也很敬佩。同时,他鼓励同学们不要灰心,要对未来满怀信心,他相信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中国不会很快超过美国,但是中国将会一直保持这样的发展状态,现在的中国就好比上世纪六十年代的美国,中国青年的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有同学问到中国智库目前的资金来源和运转问题,王文博士指出中国智库的发展一定要走向国际,多与外界交流。中国有很多有钱人,他们希望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好,他们愿意用自己的钱资助这样的事业,所以中国智库在资金问题上是很充裕的。目前,他的研究员发展很好,欢迎国际学生到他们研究院工作,也欢迎中国学生加入他们。
还有同学表达了自己将来希望到智库去工作的欲望,但是不知道自己要具备哪些素养。关于这个问题,王文博士给出了三点意见:第一,要学会交朋友,尤其是要与学者和教授们交朋友。当年的他在每场讲座之后都会收集演讲者的名片,之后定期与他们交流、分享观点,于是就与这些学者们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大大拓宽了自己的人脉和朋友圈。第二,要大量阅读,而且是要广泛阅读。他要求自己的下属每天至少阅读七十万字的内容,尽管有的可能只是一些标题而已,但是这样的日积月累就可以让自己的知识丰富起来,不论谈到哪个领域都会略知一二,而不会只局限在某一个领域而已。第三,要学会讲故事。在智库工作与其说是做学术,不如说是做政策分析。因为领导人面对一个问题向你寻求意见或建议时,他没有时间看你做文献综述,他只需要你告诉他怎么做,所以要在一页纸的长度内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一种能力,有时也就是在讲故事。
此次王文博士的讲座非常成功,这样的讲座让同学们收获更多。没有官腔,没有空话,有的只是一个学长或者一个过来人对学弟学妹们的殷切教导与期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样坦诚的交流一定能激励中美中心同学们更努力地追寻自己的梦想。
(撰稿:马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