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哲学系徐新教授访问中美中心,并就“国人何以如此钟情犹太人”这一主题开设了一场“干货十足”的讲座。

徐新教授是国内最早访问以色列并在以色列耶路撒冷大学发表公开演讲的中国学者之一。自1995年以来,徐新教授应邀在国外做过600余场次的英文学术讲演,因其学术活动和学术成就被国际学术界视为中国犹太学研究的领头人和最具影响力的学者。徐新教授目前还兼任中国犹太文化研究会会长、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和中国宗教学会理事等职务。
徐新教授的讲座以“开封犹太人”为切入点。徐新教授介绍说,犹太人自宋朝就已开始入境中国,并逐渐融入中国文化。在有“犹太”这一正式称谓之前,国人常称其为“挑筋教”(因犹太饮食习俗食肉必先挑筋),“蓝帽回回”(徐新教授注明“回回”并不单指伊斯兰教教众),“一赐乐业”(以色列人Israeli的音译)等。但整体而言,彼时国人对于犹太人及犹太文化大都不甚了解。
自鸦片战争被迫打开国门之后,中国知识分子逐渐发现,中国人与犹太人有诸多相似之处:悠久绵长的历史、丰富多彩的文化和类似的历史遭遇等。孙中山先生曾在关于“三民主义”的演讲中高度评价犹太民族,并且大力支持犹太的复国主义。国人也试图从犹太复国主义思想中找到救国存亡的办法。但之后国人致力于民族解放等运动,对于犹太文化的了解也暂且搁下。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和犹太人的交流日益密切,犹太人也是第一批大力投资中国改革开放建设的民族之一。如今,两者的交流远不只是停留在政治和经济方面,而是从历史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相互学习和借鉴。越来越多与犹太文化相关的讲座、培训、国际机构等不断涌现。徐新教授便是,他热切地期待未来可以见到更多“中国式的提问、犹太式的回答”。
(撰稿 高雅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