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默波教授是来自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一位历史学家,他出生在江西的高家村,1973年作为工农兵推荐学员进入厦门大学英语系就读,后选派到英国留学。高教授现任阿得莱德大学讲座终身教授,兼任阿得莱德大学孔子学院院长。2017年11月7日晚上,高默波教授受邀来到sunbet申搏,给中心师生作了一场题为“乡村中国将何去何从——以高老庄为例”的精彩讲座。
本次讲座是基于高教授在1999年开展的关于自己出生地的著名农村研究——“高老庄”,这一研究的时间跨度是1949-1996。高教授结合家庭与自身的经验描述了“高老庄”在此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本次讲座中,高教授对“高老庄”发展的跟踪调研和后续问题情况做了详细的介绍,探讨了当代中国农村的变迁。
高教授首先讲述了自己对“高老庄”的跟踪调研情况。高教授援引了自己在2001年第一期《读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书写历史:〈高家村〉》,在这篇文章中,高教授写到自己的农村老家高家村在文革时期取得的进展,并且从农民的角度提出了对于文革时代的看法。高教授提及,在那时,高家村还很贫穷,农村的教育和健康条件每况愈下,苛捐杂税名目繁多,沉重地压在农民的肩背上使他们喘不过气来,农民对生活情况还有诸多不满与抱怨。
但是,高教授在2006年回乡调研时,高家村的整体面貌、农民的整体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国家取消了农业税,同时也堵塞了地方政府以任何名义征税的路子,并且对农业生产开始了有系统的补贴和资助,农民的抱怨少了,收入提高了。
2010年,高教授再度回乡调研,他发现高家村完全变了模样,他举例说乡亲们的房子变得大气美观、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农民被纳入了社会保障体系,可以申请残疾补助、低保,农村义务教育与养老服务日臻完善,农村垃圾回收与处理站也在建设中,对此,他认为这些是政府对农村逐步恢复控制的体现。
高教授接着讲述了他在跟踪调研“高家村”期间发现的后续问题。
首先是政府职能的有效性不足。他提到中国的农村是点对点的管理,缺少统一的规划, 高家村的排水设施、公共道路这一类需要较大公共资源投入的项目的建设情况堪忧。同时,他还提及因基层政府缺乏责任感导致了农民低保发放混乱、有权力寻租空间的问题。
其次,高教授提出国家职能的有效性不足是因为宗族村落对传统的回溯与再造不仅仅架空了国家政府的职能,同时还影响了地方自治体系的发展。高教授认为以血缘为联系的村庄是对农村自治制度的侵蚀,他以高家村的“高”姓宗族与“李”姓宗族为例,讲述了在农村基层民主选举中,如果候选人拥有越多的同村人就越容易获胜,不同血缘或姓氏的选民不会互相投票,而是只投给本族的候选人的情况,这导致基层农村的领导权极易被大宗族通过选举掌握,较小规模的宗族因此会丧失了发声的机会。同时,高教授讲到,在这样的选举中贿选是司空见惯的,这不但有违农村基层自治的本意,也违反了法律和公序良俗。同时,高教授延伸到了农村的血缘政治带来的农村资源分配不公的问题,中国的资源分配是从中央到地方再到乡镇村,这就使得拥有村长和更多人口的宗族能在有限的资源分配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其他的小宗族的利益可能会受到损害。
然后,高教授的视角转向了在城市化下被抛弃的农村的问题。尽管政府已经取消了农业税并且种地还有多种补助,但种地仍然不能为农民带来可观的收入。因此,农民大量离家务工,高家村出现了大量撂荒的土地,这对高家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农民耕种之余会砍树来提供生火的材料,过去,农田外的高家村是荒芜的,而随着本地的农民减少、土地空置率增加,高家村的绿化变好了。另一方面,高家村的土地撂荒现象不是个例,中国的粮食进口依赖度的提高是不争的事实;农村出现了大量平时无人居住的房子、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农村的人口结构的变化带来了严重的抚幼与养老问题。同时,进城的农民工是不被欢迎的新城市人,城市的拥挤、社会资源的缺乏都使他们对城市缺乏归属感,这促使他们中的许多仍然保留着农村的房子,但是他们的归宿最终在何处是值得深思的。
最后,高教授从更宏观的角度介绍了中国农村的土地问题,即如何在满足粮食需求的情况下保证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高教授讲到中国的农业用地、用水较为紧张,在农产品收购价格与补贴都有“天花板”的情况下,农业生产率有待提高,规模生产效应不足,农业生产缺乏竞争力与营利能力。高教授认为土地是农民最重要的资产,有了土地,农民可以通过耕种来养活自己,而土地流转制一定程度上也释放了农村的廉价劳动力,并且农民可以通过土地流转获得的收入来养老。但是,高教授也旗帜鲜明的反对了农村的土地买卖,他认为尽管这可以给农民带来一定的收益,但后续可能会给农民带来更大的风险与伤害。
高默波教授的讲座从“高老庄”的发展切入,为我们展开了一幅中国农村发展的画卷,在此之中,成就与问题并存。农业税的取消、国家补贴的落实是可喜的进步,但高教授的讲座提醒我们也应看到宗族村落对传统的再创造导致对政府职能和地方自治体系的架空,农民工的归宿以及土地所有权等关乎中国努力实现现代化宏愿的大背景下乡土中国的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
在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提问,高默波教授热情而详尽地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高教授的精彩演讲给中心的师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师生的一致好评。
(撰稿:张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