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晚,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的沈伟教授在中美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修昔底德之困抑或逆全球化之维:中美贸易战与国际经济秩序转型”的讲座。沈伟教授是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东方学者特聘教授。
讲座中,沈伟教授首先回顾了中美历史上的四次贸易摩擦,并指出此次贸易战与之前几次略有不同,涉及到市场经济、技术转让等多个方面,这种变化说明了中美之间的结构性差异在增强。
沈伟教授认为,中美之间的差异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模式的冲突上。中国是投资导向型,而美国则是市场导向型。所以,贸易战的核心是华盛顿共识和北京共识之间的矛盾。并且,本次的贸易战中美国首次将争端扩展到了投资领域。
沈伟教授特别指出,知识产权一直是中美两国关系中的关键问题。在技术政策方面,全球范围内南北国家之间的诉求差异明显。当发展中国家的某项技术水平超越发达国家水平的时候,就会产生问题。同时,中美两国在制造业领域也难以达成共识。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中国企业在全球崭露头角,中国希望借此机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业的转型升级,这与美国的核心利益相左。
沈伟教授还谈到了贸易战对全球化造成的不利影响,认为这次贸易战突破了WTO的框架,将使全球化面临新的阻力。
沈伟教授的精彩讲座赢得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掌声。
(撰稿 路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