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讲座实录
何为“印太”?
讲座上,庞中英教授重点讨论一个问题是到底何为“印太”。他认为,要深刻地认识“印太”,不能仅停留在目前有关“印太”各种表面现象。“印太”,代表着21世纪全球政治经济的中心。他建议要比较研究不同国家的“印太”战略或者规划。在战略上“转向印太”国家的“印太”观其实存在着不小的差异。这些差异不应被忽略。美国和日本的“印太”也不同,至于印度或者印尼的“印太”与西方国家存在不小的差异。其他攸关方说的“印太”,也各有各的差异。“印太”是政治经济的、是战略的,与全球史(包括历史上的殖民化和今天的全球化)联系在一起。由于“中国的崛起”,今天的“印太”更多地是一个“大战略”、“大历史”、“大未来”概念。庞中英在讲座中重点提到和述评了一些关于当代“印太”问题的已有文献。其中,庞中英提到和评述了目前已经担任美国拜登政府首任“印太事务协调员”的坎贝尔(Kurt M. Campbell)在2016年出版的《转向:美国在亚洲的大战略的未来》(The Pivot: The Future of American Statecraft in Asia)。
印太地区与中美关系
中美关系是“印太”地区最重要的一对双边关系。如何在“印太”地区处理中美关系?中美各自有许多关于中美关系的重要论述,但是,介于中美之间的地区国家,如澳大利亚等,也有不少关于中美关系的主张。庞中英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和评论了澳大利亚著名国际关系教授休·怀特(Hugh White)早在2013年出版的、后来引起争议的《对华选择》一书。怀特在该书中,主张美国和中国在“亚太”地区“分权”。此外,庞中英教授谈到各国的地缘政治思考传统,认为,“中国人可能并不擅长现代国际体系中的地缘政治,实践证明,中国人在地缘经济上还是成功的”。中国在“印太”问题上已经公开声明不搞地缘政治那一套,而是谋求地区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