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

LECTURES

美国两院院士谢宇教授线上讲座|中国人口

时间: 2021-05-01

2021年4月23日周五晚9点半,应中美中心邀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社会学教授、北京大学社会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和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谢宇为中心师生带来一场以“中国人口”为主题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是中美中心成立35周年系列讲座暨申慱sunbet官网入口“海外院士大讲堂”系列讲座的首场。申慱sunbet官网入口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当代中国研究院院长周晓虹担任本场讲座的主持人。讲座在ZOOM会议室举行,中美中心官方B站账号同步直播,吸引了超2.1万师生观看。


图|谢宇教授

 

图|周晓虹教授


01 人口学和人口研究


讲座伊始,谢宇教授首先从方法论层面区分了人口学(Demography)和人口研究(Populations Studies)两个不同的概念。谢教授指出,人口学主要指对人口数量、结构等人口特征的总结,比如出生率、死亡率、生育率等。但是“人口研究”是指从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另一个学科的角度研究人口变动如何影响社会问题的转变和发展。谢教授说,人口学本身“非常重要”,因为它为其他社会科学的建立提供了经验基础。但是,自21世纪开始,谢教授就倡议,中国人口研究应该从单纯的人口学视角的数据分析转向人口研究视角的原因分析。


02 经济发展与人口转型


本场讲座谢教授也从人口研究的角度来解读中国人口,主要涉及经济发展与人口转型,以及社会不平等与中国人口的互动关系这两大问题。针对经济发展与人口转型的问题,谢宇教授认为新中国建国后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工业化导致的人口变化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谢宇教授通过实证数据,向同学们展示,工业化导致的宏观趋势是死亡率下降和生育率下降,但是这两种下降趋势之间的时间差会导致人口的大量增长。



谢宇教授用总和生育率(TFR)来测算中国的人口更替水平。根据TFR的变化,谢教授主要提出了三个重要的人口变化时段。首先,在建国初期,人口死亡率大幅下降。对此,谢宇教授给出的解释是公共健康基础设施的提升,包括总体营养状况,传染病防治等。谢教授认为公共卫生水平的发展是建国以来的重要贡献之一。其次,在三年自然灾难后,生育率反弹,这一波人口增长是造成中国未来二十年人口结构呈“倒金字塔”的重要原因。最后,在90年代后,中国人口的出生率持续走低,带来了一系列家庭结构的变化问题。这与家庭的个性化选择有关,比如同居、不婚、晚婚等现象。同时,谢宇教授认为低生育率意愿的趋势很难改变。他通过对不同地区理想子女数的综合调查,认为如果社会总体缺乏生育意愿,那么国家提高生育的手段就很难达到理想效果。



03 社会不平等和中国人口结构的互动关系


针对社会不平等和中国人口结构的互动关系问题,谢宇教授把重点放在了代际流动的研究上。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比对,谢宇教授发现,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联系增加。和上一代相比,如今中国人理想中的家庭规模减小,这和地域性的经济发展有关。一个地区的经济高度发达,但是局部不平等程度很高,这就增加了地方教育的压力。另外,通过代际比较,发现初婚年龄的变化是另一个显著发展的趋势,从之前的“到了年纪就结婚”到现在的多元化选择。不过,教育程度相匹配的伴侣缔结婚姻的可能性增加,这又推动了社会整体的教育期望。




Q&A


在讲座最后的问答环节,谢宇教授就同学们的提问探讨了更多具体的社会问题,比如老龄化的解决措施,以及中国目前的人口优势如何利用等。谢宇教授通过跨越时间的大量数据比对,向同学们全景式地展示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及其带来的社会问题。谢宇教授指出,人口问题与社会问题复杂交错,需要清晰地原因分析,理清不同类型问题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利用人口资源,为中国的社会问题提出更明确的解决路径。

 


上一篇:学术讲座 | 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改革和中国应对

下一篇:张宁博士讲座丨未来国际化人才培养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