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中美中心教授Christoffersen教授新开设了一门课程——“边界上的中国:中国周边的省际关系”。选择该课的同学利用春假时间奔赴中国黑龙江和云南边疆地区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研究中国边界省份与邻国经贸、文化和教育上的互动。以下是4月17至4月22日黑龙江小组在哈尔滨-绥芬河地区见闻。
4月17日清晨,我们奔赴考察的第一站:黑龙江大学。在黑龙江大学老师的安排下,我们参访的第一站是俄语资料陈列室。黑龙江大学俄语教学研究一直摆在学校发展的突出位置,该资料室珍藏了全国很多俄语教学研究的书籍材料,我们还翻阅了从50年代至今俄语学习方面的材料以及当今俄罗斯研究的中外文期刊和藏书。
图为中美中心学生在黑龙江大学同黑龙江大学相关教授访谈合影 此后,黑龙江大学的姜振军老师、李洪儒教授、靳会新主编同我们进行了会谈。李教授谈到,黑龙江大学是新中国的俄语重镇,全国只有两所学校以对俄办学为特色,黑龙江大学便是其一。李教授回顾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外国语学院的各个语系都与黑龙江大学举办过学术交流互动。“虽然哈尔滨河南京地理距离遥远,但是黑龙江大学和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心理距离很近”,这句话让我们这群异乡的学生在寒冷的哈尔滨初春倍感温暖。谈到对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学生的印象,黑龙江大学的老师们用东北话“闯实”概括----劲头足、思维活跃是他们对申慱sunbet官网入口学生的最大印象。
接着黑龙江大学《俄罗斯学刊》、《远东经贸导报》总编辑靳会新介绍了报纸和期刊的相关情况:《远东经贸导报》俄文版报纸主要介绍中国当今发展情况,并且利用网站、微信、Facebook主页和相关俄罗斯媒体推送新闻消息。《俄罗斯学刊》办刊宗旨为反映俄罗斯政治、经济、外交、历史、文化、法律等领域问题的研究成果和中俄关系全局性及区域性合作问题的研究成果。
姜教授则向我们介绍了中俄在“一带一路”中的合作前景。“一带一路”得到了中亚国家的响应,客观上可能造成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力量竞争,但中俄在能源通道、海关通关等方面有广泛的合作,未来中俄合作大于竞争。除此之外,我们还同在场的教授和同学围绕了俄罗斯的民族性格、哈尔滨的城市发展史及建筑风格、中东铁路建设、哈尔滨犹太人历史、中俄教育方面合作、中俄劳务输出合作和困境、中俄边境贸易发展史等话题展开了深入有趣的讨论。
傍晚,我们参观了圣•索菲亚大教堂。它是一座始建于1907年拜占庭风格的东正教教堂,已经成为哈尔滨的城市名片。圣•索菲亚教堂内部现现作为“哈尔滨市建筑艺术博物馆”对公众开放,里面正进行哈尔滨城市发展历史的图片展览---展现了哈尔滨在经历俄罗斯文化冲击后,如何从一个小渔村变成如今的样貌。今天的哈尔滨,城市建筑融合了多种欧洲建筑风格:中央大街中央书店是新文艺风格,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式风格,马迭尔宾馆及露天阳台是文艺复兴风格,士课街天主教堂、中央大街的华梅西餐厅、果戈里天主教堂、哈尔滨市工人文化宫、哈尔滨百花剧场、中华巴洛克风情街也别具风采。我们漫步在夜灯下的中央大街,静静感受这座城市的历史和呼吸。

图为中美中心学生在哈尔滨圣•索菲亚大教堂合影 4月18日,我们驱车到平房区参观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遗址。我们目睹了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在这片土地犯下的滔天罪行。该博物馆展现了侵华日军如何在日本天皇、陆军省、参谋部等指挥下逐步侵占东北,并在此实行惨无人道的细菌战。同学们都对细菌战完整的体系感到惊骇,对于日军敢于违背《日内瓦公约》,利用人体做冻伤实验和细菌实验,妄图将细菌战运用到战场上表示无比愤慨。参观的当天哈尔滨的天空阴霾很重,博物馆外面石子铺就的广场上偶有几棵光秃秃的大树在寒风当中颤栗,我们感觉十分沉重。时间已经飞转到21世纪,但是戕害我同胞、践踏我领土的图景让人无法忘却。
图为中美中心学生在侵华日军七三一部队陈列馆门前合影 4月19日,我们参观了犹太纪念馆。历史上,曾有两万多犹太人从东欧迁徙到哈尔滨,他们将犹太人的文化艺术、商业贸易也带到了哈尔滨,促进了这座城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多元文化的繁荣。哈尔滨现在还保留有当时留下的艺术传统,例如,我们随后参观的哈尔滨格拉祖诺夫艺术学校就是当时留下的艺术瑰宝之一,在那儿我们遇到一位名叫阿辽娜的俄罗斯女教师,来自叶卡捷琳堡的她同她的中国丈夫在俄罗斯读书的时候相识并结合,现在共同生活在哈尔滨。兴之所至,她还为我们演奏了一首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俄罗斯歌曲《莫斯俄郊外的晚上》。当天下午 ,我们从哈尔滨出发前往绥芬河。在火车上,我们与一位男子攀谈,得知他是中国农业银行绥芬河分行的行长,对绥芬河地区中俄贸易十分了解。听说我们特意从南京赶来中俄边境考察,他主动邀请我们前去其办公室会谈,希望尽地主之谊,向我们详细介绍绥芬河。我们不仅感叹:人生处处充满神奇际遇!
4月20日,我们来到中国农业银行绥芬河分行,前一天偶遇的张行长热情接待了我们。与张行长的访谈时,他向我们介绍,以前绥芬河民间贸易模式是从福建和广东运产品到绥芬河,俄罗斯商人来绥芬河采货回俄国售卖,但这几年俄罗斯“倒爷”越来越倾向于直接去义乌、温州、广州进货,再加上近年俄国对意大利、土耳其服装进口的增加、俄罗斯自身经济不景气以及跨境电子商务的兴起,绥芬河中俄边境互市贸易降温不少。下午,张行长又带送我们参观了中俄边境的中国界碑,同学们对于近距离感受中俄边境非常激动。
图为中美中心学生在绥芬河中俄边境线附近合影 4.21日部分同学由于行程安排先行返回南京。其余同学于4月22日前往横道河子镇,这座小镇作为曾经因为中东铁路建设而繁华,比哈尔滨还要早一年出现。现在,横道河子还保留了大量一百多年前建造的俄式建筑。
图为中美中心学生在横道河子中东铁路旧址前合影
在一周的调研中,中美双方十名同学通力协作,完成一项又一项采访调查任务,不仅加深了我们对中俄边境的认知,更深化了同学间的友谊。整个行程可以用一个单词概括,那就是“serendipity”,充满了际遇。真诚感谢所有路上给予我们帮助的人,这段和中心同学奔赴中俄边境实地调研的时光将永远流动在我们的记忆中!
撰稿人:胡孝佳(中美中心2016-17年证书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