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2月24日,第16届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中国区选拔赛)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举行,来自全国49个高校的参赛代表队云集北京,争夺全球赛的竞赛资格。PhilipC. 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由国际法学生协会(ILSA)创办于1959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久的模拟法庭竞赛,被称为国际法的“奥林匹克竞赛”。该模拟法庭通过全程模拟位于荷兰海牙的联合国国际法院(InternationalCourt of Justice)的诉讼程序,来锻炼和加强学生的研究和表达能力。全球各赛区采用同一案件事实和比赛规则,以英文为指定语言,分书面诉状和口头辩论两个阶段。
2017年10月底,经过多番选拔,中心最终组建起一支由Thomas W. Simon 教授作为教练,April Cho、Vanessa Premph、孙祎、胡天作为辩手,EmilyRivera和SusannaXiang-Xiao作为研究员的参赛队伍。在熟悉ILSA组委会给出的虚拟案件的案件事实(Compromise)之后,四位辩手在两位研究员的协助下搜集并阅读了大量相关学术材料。队员通过小组讨论、定期会面等方式不断修改相关论点和论据,完善每个辩手负责的法律问题。在提交书面诉状后,为进一步提高队员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各位队员英文辩论能力,教练及各队员利用假期时间,于2月11日(农历腊月二十六)聚集在北京,提前汇合,由Simon教授进行一对一训练。
口头辩论环节,每支队伍与其他来自四个不同高校的队伍进行角逐。法官对场上每位队员的表现进行打分,口头辩论环节和书面诉状得分之和该小组最终成绩。最终,中心代表队虽遗憾落选比赛十六强。但模拟原告方April Cho(赵娟秀)同学在小组赛中凭借其在论证和应答环节的优秀表现,从200余名辩手中脱颖而出,成功斩获2018年Jessup中国区Best Oralist,为中心赢得了荣誉。Jessup比赛极大地考验了参赛队员的法律研究以及表达能力。作为团队竞赛,同学们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提升。在紧张备赛过程中,参赛同学互相鼓励扶持,彼此之间建立起了深厚的友情,这段经历必将成为每个人青春记忆中的宝贵财富!
在此衷心感谢郭漪、韩锡博、江河、彭燚、乔婧、田勇、王航、余波、周海滨、张南姗、张万洪等十一位中心校友(按姓氏字母排列)在中心代表队训练过程中所提供的热心帮助和支持。中美中心及中心Jessup代表队真诚祝愿各位校友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撰稿:胡天;孙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