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钱镇讲座:伊斯兰的走向与中国的未来

时间: 2016-01-23

钱镇先生是中心1993-1994级证书班校友,现为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民主化理论,国际问题(近三年侧重研究非洲问题),现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挂职,对新疆的稳定问题做实地调研。以下文字内容由钱镇校友根据其本人的讲座整理。



伊斯兰的走向与中国的未来

钱镇

(说明:应中心校友之邀,在北京校友微信群做了伊斯兰的走向与中国的未来的语音讲座,意愿虽好,但表达太零碎,不严谨,错漏地方太多,惟恐谬种流传。现加以整理,算是讲座的升级版。听语音版的校友也不亏,口误之处可能较多体现了潜意识,两相比较,也是个乐事。希望得到方家指正。)

冷战结束后,美国学者亨廷顿曾撰文分析,称未来世界上的冲突将主要是文明之间的冲突,特别是伊斯兰教、基督教与儒家三大文明之间的冲突。911事件的发生,似乎坐实了亨廷顿的主张,而且让不少西方人认为这文明的冲突主要来自信奉伊斯兰教的人对现行秩序的挑战。盖洛普的调查((美)约翰·L·埃斯波西托,达丽亚·莫格海德:《谁为伊斯兰讲话:十几亿穆斯林的真实想法》,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显示,相当大比例的美国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把穆斯林与恐怖主义等同起来。伊斯兰教真的如此负面?根据亨廷顿的《民主化浪潮》中的分析,非基督教文明的国家实现民主化将遇到严重困难,伊斯兰文明真的没有出路了?

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到2050年,斯林人口将达28亿,占全球人口近三成。和基督徒人口不分伯仲,2070年将成为全世界第一大宗教。显而易见,这是国际社会上一支不可小视的力量。如果伊斯兰教真的与当代人类文明格格不入,人类的前景可以说相当不妙。然而,事实上,伊斯兰教具有相当正面的内涵。

当年学化学,听过这样一句话: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功能。那我们就沿着这个线索,了解一下伊斯兰教的结构、性质与功能。

作为一门宗教,一般有三个要素,一是宗教的始祖,二这个教的经典,三是一支信教传教的队伍。宗教的始祖带有神性,至少说是超越世俗的特质,构成让人膜拜的权威,满足了人对无限的渴望和崇拜,满足了人对控制自然与人生进程的超人力量的迎合或抚慰,满足了孤单的人们对神圣对象敬畏、爱戴的需求。经典的规诫,对信仰人提出要求,让人有所遵从。它构建了一种秩序,人好比一个个自由电子,规诫好比外来的电压,有了电压,电子便得以定向移动,便有了秩序,有了力量。传教的信徒则使得这宗教的香火得以延续。佛教把它概括为佛、法、僧三宝。但它普遍存在于各种宗教和准宗教的文明中。比如:孔子、论语和儒生可以说是儒家的三宝。 借助以上的结构,宗教能够实现获取知识、修炼自我和构建社会这三大功能。

宗教对知识的获取可以分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人类发展的早期,从事精神文明生产的人并不多,大多是巫师、僧侣的身份。各种知识没有严格划分,往往统摄于某种宗教文化中。现代科学源自西方社会,对科学的研究和传播,包括教育的功能,大多于宗教中实现。

经过长期的演变,科学从宗教中分离出来,独立发展,不再是神学的奴婢,但是,这个知识获得的过程还远没结束,更重要的是,人类获取知识受制于我们自身,受制于我们五官感觉能力的局限。对宇宙奥秘和人生真相的探讨,存在基于实验手段的当代科学力所不逮之处。在依有限求无限的求索中,宗教界人士能做出独特的贡献。这既因为宗教原初时具有涵摄知识的传统,也因为各时代有追求超越的杰出人士的不懈努力。那些学富五车、对人生、对宇宙真诚思考的宗教人士,对人类文明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比如赵朴初先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抱持这样的意愿的人,对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人降临到这个世上时,虽不乏善根,有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但也有先天之恶,包括贪图一时之快、以牺牲他人利益满足自我欲求等,如果任由这种杂念泛滥,人类就会处于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野蛮状态。再好的制度设计,毕竟只是外部制约。内在的觉悟才更可靠、更高尚。通过修行,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抑恶扬善,人便能不断完善自己。

可是,善恶的标准何在?行为的规范是什么?这正是宗教的重要核心内容。各宗教都要求人们不能说谎、杀人、偷盗。要求人们克服偷懒、贪婪、嫉妒、自私等恶念,提升自我,关爱他人。循此路径修行,可以完善人格。

人具有社会性,没法单独存在。每个人都是社会网格中的一个结点,受他人影响,同时影响他人。因此,社会对个人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一个运作正常的社会,能够提供个人生存所需的足够营养,能让人免于各种灾祸。可是,一个社会的形成,特别是人口众多的社会的形成,并非易事。从以血缘为基础的氏族到结合若干氏族形成的部落,直到当今的民族国家,社会单元的规模不断扩大,能把几百万、上千万,甚至十几亿、几十亿的人之间的关系协调好,共同生活,其难度,可想而知。一个典型的例子是,2011年,经过几十年战争,南苏丹从苏丹独立出来,具有50多个部族的南苏丹独立后不久,又陷于内斗,第一大族努尔人和第二大族丁卡人兵戎相见,至今风波未平。宗教使社会有了向心力,它好比粘合剂,让人们相互守护,相互帮助。使社会不涣散,不溃裂、不争斗。

宗教提供了一种爱。如果把爱分为因自我为中心的喜爱、以被爱者为主体的情爱和突破了人类自我中心的仁爱,宗教便能提供那第三种爱。仁爱体现了人性中超越自然和超越自我本质的爱,它不是占有或享用对方,也不是加强与被爱者的感情。它是创造性的,自我牺牲的爱,是民胞物与、浑然一体的爱,是爱人如己的爱。仁爱属于应然,它具有绝对性或无条件性,它不被被人间伦理所局限,在几乎所有的文化传统中,都常以宗教诫命的形式表达。这样的仁爱,可以提升提升人间的道德,让人变得更可爱,让社会变得更温暖。

作为一门宗教,伊斯兰教也充分体现了获取知识、修炼自我和构建社会的功能,强调普适性的爱。

伊斯兰教是以信仰独一的安拉为基础,以念、礼、斋、课、朝。五功为支柱的。这五功都从不同角度实现了上述功能。

念功是对信仰的表白,信仰和赞美安拉,愿意追随他。念功礼赞安拉,但不止于此,它还要求在思想和行动方面接受伊斯兰教的信仰与生活方式, 根据伊斯兰教教义,真正的信仰对于一个人的精神和物质方面的命运,以及对于人的社交举止,政治行为乃至经济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力。这就为一个人如何在世上生活立下了基调,提供了凭据。

每日的礼拜可以强化人们的信念,通过频省吾身,“学而时习之”,不断提醒远离恶念,接近崇高。通过礼拜,与自己的心和性之间做斗争,养成清洁、整齐、守时、有恒、合群等好习惯,这才是穆罕默德更加强调的“圣战”。

每年伊历九月的封斋给常年劳累的肠胃放个假,能清理肠胃的聚积物,促进新陈代谢,有益身体。使人能保持清晰明朗的头脑和轻盈灵巧的体能去思考和处理事务。但斋戒的好处显然不限于生理方面,斋戒可使人养成诚实、忍耐、知足、克己、守纪、刚毅、刻苦等美德,使人内心发出社会的归属感,斋戒使人更好地了解“爱”的真谛, 给人清澈明亮的灵性以超越世俗,强化人们与人为善、爱人如己、彼此平等的意识。

交纳天课是济贫。无论哪个社会,无论何种社会制度,都存在穷人与富人,导致贫穷和富裕的原因也很复杂。有的原因,比如人禀赋好,人们可以接受,有的原因,比如靠,会让人反感、愤怒。可是,即便导致贫富分开的理由正当,悬殊的生活状况也不是人类社会应该有的。罗尔斯在《正义论》一书中就纠正了放任自由主义只关注起点和程序公正的说法,提出社会政策要向最不利者倾斜。可是,克服贫富差距不只是政府的事,它也要靠每一个人的努力。普遍的天课制度就是全社会所共同遵守的,它可以减少贫富差距,消除贫富间的敌视心理,实现社会的稳定和祥和。对个人来说,也可促进互助精神的养成,培养爱心。

有条件的穆斯林一生中要完成一项功课,到麦加朝觐。来自世界各地的穆斯林聚到一起,它能增进穆斯林信仰,能破除种族、民族界限,让不同民族、文化的穆斯林相互了解,增进友谊。它也能增进人们的平等意识,身着同样的服装,做着同样的事情,平等感、一体感在这种现场活动中得到强化。

由于伊斯兰教具有上述功能,它在未来世界仍将扮演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们正处于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越来越深地介入到全球事务中,中国的经济发展越来越离不开国际社会,中国的一带一路离不开与相关国家的良好关系。而国际社会的组成中,有很重要的一块是伊斯兰世界,了解它,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意义显然非常重要。

了解伊斯兰文明,不仅仅具有保障在不同文化背景下顺利合作的作用,更有文明间交流、借鉴,共同构筑当代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在物质高度发达的社会 ,人还是要有点精神。经过经济快速发展的我们,对与此伴生的忽略个人修养和精神追求的弊端有切身体会,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仅是国富民强,高度文明的社会是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我们应该以更包容的心态借鉴古今中外一切人类文明的成果,包括精神文明,包括伊斯兰文明,将这些文明成果消化吸收,为我所用。中国历史上的繁荣得益于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也有赖于与世界诸文明的交流、理解、沟通、融合。

前面文中基于伊斯兰教的核心内容介绍了该宗教的功能,很正面。不过,我在讲这些话的时候却是持相当忧虑的心态。肯定是为面对严峻的局势做铺垫,也对应对之道定下基本格调――不能无视、也不能完全否定伊斯兰教。可是,如果对眼前频繁发生的有伊斯兰背景的恐怖活动只字不提,那就未免太书生气了。

21世纪以来,世界上发生了多起恐怖事件,其中,大多与有伊斯兰背景的恐怖分子有关,参见下表:

21世纪以来世界上部分较大的恐怖事件

2001911

美国纽约

恐怖分子劫机撞世贸大楼。

3200多人死亡或失踪。

20021012

印度尼西亚巴厘岛

针对外国人的系列爆炸事件。

202人死亡,至少330人受伤。

20021023

俄罗斯莫斯科

车臣武装分子劫持人质。

130人死亡,700多人受伤。

2003819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

联合国驻伊办事处的恐怖爆炸事件。

22人死亡,150多人受伤。

2004311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

4列旅客列车连环爆炸事件。

192人死亡,1500多人受伤。

200491

俄罗斯别斯兰市

恐怖分子占领学校。

336人死亡,700多人受伤。

20047721

英国伦敦

地铁和公交汽车相继发生多起爆炸。

56人死亡,700多人受伤。

2006711

印度孟买

城铁接连发生至少7起爆炸。

至少190人死亡,625人受伤。

20061019

巴基斯坦卡拉奇

针对巴前总理、人民党主席贝·布托的爆炸袭击。

140多人死亡,500多人受伤。

2012521

也门首都萨那

阅兵仪式排练现场发生自杀式炸弹袭击。

至少100人死亡,200余人受伤。

2012525

叙利亚霍姆斯省胡拉地

 

92人遭屠杀。

2013921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韦斯特盖特购物中心遭到恐怖分子袭击。

67人死亡,170多人受伤。

2014414

尼日利亚博尔诺州

女子学校遭武装分子袭击。

300余名学生被劫持,至今仍有276名女学生下落不明。

20141216

巴基斯坦白沙瓦市

装扮成军人的武装人员袭击一所军人子弟学校。

141人死亡。

201542

肯尼亚加里萨市

“青年党”袭击莫伊大学。

148人死亡。

2015726

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

半岛皇宫酒店遭遇自杀式汽车炸弹袭击。

15人遇难,包括一名中国武警战士。

2015817

泰国首都曼谷

四面佛神庙附近发生爆炸事件。

至少20人死亡,120多人受伤,包括中国公民。

20151010

土耳其首都安卡拉

火车站附近发生两起自杀式爆炸事件。

至少102人死亡,200多人受伤。

20151113

法国巴黎

一系列爆炸、枪击事件。

至少132人死亡。

20151120

马里首都巴马科

丽笙酒店遭袭,约170名人质遭劫持。

至少22人死亡,包括3名中国公民。

恐怖活动在我国,特别是新疆地区,也呈活跃态势。新疆位于祖国西北边陲,历史悠久,地大物博,它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在这里,不同文明交汇,多种宗教杂陈,众多民族聚居。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早在汉武帝时期,我国就在西域的乌垒城建立西域都护府,行使国家主权。可是,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历史演变、复杂的国际背景和特殊的区情社情,新疆的分裂与反分裂斗争时起时伏。少数人打着民族自决、宗教信仰自由的旗号,在泛突厥主义和泛伊斯兰主义的鼓动下进行分裂活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愈演愈烈,他们在全疆各地制造了上百起爆炸、暗杀、纵火、投毒等暴力恐怖事件,众多无辜者罹难。暴力恐怖活动甚至祸及内地。比较典型的事件有:

1.1990年的巴仁乡暴乱,这是新疆解放40年来最严重的武装暴乱。

2.199225,在乌鲁木齐,公共汽车、影剧院、住宅楼里4枚定时炸弹发生爆炸。

3.199725,伊宁市千余人上街游行,随后,手持棍棒、砖块、刀具的骚乱分子开始了暴力行为。”骚乱的骨干分子是分别从喀什、和田到达伊宁的,属于“东突厥伊斯兰真主党”。

4.200975,在乌鲁木齐,恐怖分子砸烧车辆、烧毁房屋,据自治区政府统计,事件造成197人死亡,1700人受伤,

2010年以来,在新疆,暴力恐怖事件每年都有发生。

2010年以来新疆部分重大恐怖事件

2011718

和田市暴徒袭击派出所事件。

18人死亡,6人受伤。

20111228

皮山县劫持人质事件。

干警一死一伤。

2012 629

和田劫机事件。

 

2013 423

巴楚暴力恐怖事件。

15人死亡,受伤2人。

2013626

鄯善县暴力恐怖袭击案。

24人遇害,21人受伤。

2013820

喀什暴力恐怖袭击案。

一名警察牺牲。

2013 1116

巴楚县暴力恐怖袭击案。

2人遇害,2人受伤。

20131215

喀什疏附县暴力恐怖袭击事件。

2名民警牺牲。

20131230

莎车暴力恐怖袭击案。

 

2014214

乌什县袭警案。

4人受伤。

201458

阿克苏市暴力袭警案。

一名协警受重伤。

2014522

乌鲁木齐市公园早市爆炸案。

39人死亡,94人受伤。

2014628

莎车县暴力恐怖案件。

 

2014730

喀什艾提尕尔清真寺暴恐事件。

居玛•塔伊尔大毛拉遇刺身亡。

2015918

拜城县暴恐事件。

16人死亡、18人受伤。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2013年10月28日,在北京金水桥发生暴恐案件,2014年3月1日,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暴恐事件。28名群众遇难、113名群众受伤。这两起事件中,暴恐分子从新疆到内地做案,新疆稳定对全国的影响更加突出。

2010年,中央第一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强调了新疆在国家全局的重要战略地位,指出“新疆发展和稳定,关系全国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14年,中央召开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明确要求:把新疆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放在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并提出:必须把反分裂斗争作为新疆工作的主线,把严厉打击暴力恐怖活动作为当前斗争的重点。

那么,伊斯兰教与恐怖活动是什么关系?

先给暴力恐怖活动下个定义,主要看三条:一是手段,使用暴力或其他毁灭性手段,二是看袭击对象,针对平民和公用设施; 三看意图,制造恐慌,以达到某种政治目的。

为什么恐怖活动近年变得这么严重,为什么近年来的暴力恐怖事件集中体现于伊斯兰世界?

首先,暴力恐怖活动的泛滥与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受挫有关。五百年以来,世界是由西方国家主导的,世界秩序的构建、世界规则的制订、现代化的含义及实现路径,主要是基于西方国家的经验、视角和价值观,而非西方国家在追求现代化过程中,却遇到严重问题,典型的如伊朗。伊朗在巴列维国王时期,经济发展较快,与西方国家的联系也很紧密,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权力高度集中,社会腐败严重,民众贫富悬殊;有的国家在推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中,出现了政府治理能力弱等现象,民众由此对现代化产生怀疑,进而引发极端思想。比如,当代伊斯兰复兴运动就认为,伊斯兰世界的衰败,是由于背离了伊斯兰教的正道,解救办法是回归伊斯兰教。重新实施伊斯兰教法,以伊斯兰教为指导,实施正义,重建社会。激进或极端的派别走得更远,公然反对世俗政权,其中一些人展开极端活动,成为恐怖分子。

第二个因素是冷战的结束。现代化受挫并非始于今日,恐怖活动的兴起还与冷战结束有关。冷战格局带来这样两个后果。首先,全世界受两极格局的支配,东西矛盾掩盖和简化了民族和宗教矛盾。整个世界在美苏对峙中保持着压抑的和平,特别是大国间爆发核战争的威胁,使得全球的注意力和资源都集中于如何防止毁灭性战争的爆发。冷战结束,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美苏对峙不再,核大战的可能骤然下降,国际社会松了一口气,美俄在世界其他地区争夺势力范围的作为不再,包括民族、宗教问题在内的原先被压制着的矛盾冲突,纷纷浮现。其次,冷战的结束,标志着与西方抗衡的一种意识形态在全球的衰落,原来打着社会主义旗号反对西方势力的阿拉伯国家,转而向伊斯兰文化寻找精神支持。伊斯兰教的战斗性得到突显。

第三个因素是基督教世界与伊斯兰世界曾经的长期恩怨。西方列强殖民统治时期,留下了许多历史积怨,导致民族间的隔阂和冲突。西方帝国的海外扩张,又是与传教活动密切配合。教会与欧洲殖民主义相互利用,在曾是伊斯兰教的地盘攻城掠地,使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结下了上百年的梁子,爆发了上百年的冲突与战争,“在双方心灵上或共同的潜意识中留下了永久伤痕”。

第四个因素是强烈的心理落差。伊斯兰文明曾对人类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由于西方社会取得了压倒性的支配地位,历史的书写便有意淡化、忽视甚至否定伊斯兰文明,乃至把它妖魔化。在这种因素刺激下,一些穆斯林变得激进、偏狭。他们既不满于殖民时代的不公平,更不满于历史言说中对他们的二次伤害,不满于当前对西方社会的依附,心存愤恨,部分人陷入绝望,走向极端,走向恐怖。

第五个因素是社会、经济的落后。不像经历了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工业革命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西方社会,与其他非西方国家一样,伊斯兰社会在近代几百年的历史进程中落伍了。这种落伍又因马太效应而增强。伊斯兰社会的国家治理团队、经济结构、教育内容每每依附于西方列强,由此导致的精英脱离民情、贫富对立、就业及受教育机会少等,让极端思想的泛滥变得容易。

全球化程度的加深、信息技术的不断革新,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社会进步,也放大了恐怖活动的影响和效果。

以上因素,提供了有利于非理性的暴力恐怖活动滋生的土壤,如果不面对上述情况,提出可行的应对方案,就很难有效遏制暴力恐怖活动。可是,它需要世界范围内的根本性的变革,谈何容易。

一百年前,世界掀起了一场社会主义革命,矛头直指西方几百年来构建的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的合法性,这场革命在世纪遭遇重大挫折,但历史真的从此终结于西方国家的自由民主模式?各国、各民族、各文明在世界范围内的竞争因为当年殖民史远谈不上起点的公平,现在能做到程序公正吗?如果真心坚持自由和民主,是不是应该在世界舞台上给各种文明足够的机会表达自己,建立更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让落后国家也有可能发展起来,而不是把自己的发展建立在牺牲他人的基础上,是不是应该做出更多努力,补偿当年的不公正?一旦出现问题,能不能不老是秀肌肉,迷信武力,甚至把军队驻扎在人家宗教敏感地区?

以对抗和武力思维对待伊斯兰极端势力的可能依据这样的判断:伊斯兰落后而且崇尚暴力,除了武力解决别无他法。相对于其他宗教,伊斯兰教似乎更缺乏与时俱进的灵活性,这让人怀疑合理、和平、宽容、文明的伊斯兰的可能性。其实,规范伊斯兰社会的立法依据存在着变革的可能。除了古兰经和先知的言行外,类比法(IJMA)和全体一致(QIYAS)原则也具有立法的功效,这便给理性和民意提供了相当大的空间,为宗教及时呼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以及伊斯兰社会的民主化提供了可能。

伊斯兰教在历史上曾起过积极作用,创造了灿烂文明,但事情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在互动中发生衍变,龙种变成跳蚤的事在历史上不在少数。

源自伊斯兰世界的暴力恐怖活动对西方国家安全构成威胁,但暴力恐怖思想和行为却未必局限于西方社会,它会像病毒一样,很快产生多种变异,殃及世界各国。全球化的加深,让世界各国对全球性问题很难置身度外,解决国内问题很难不考虑到国际因素,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做法已经不可行。

当然,影响新疆安定的因素不仅是外来的,也有内在的。改革开放,使人们享有了更多的表达意见和利益的机会和自由空间,同时,适应社会经济发展新水平的社会治理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处理民族、宗教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积累。改革开放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也伴随着地区差距、贫富差距、社会腐败等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存在于内地,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于新疆地区,如果经商者不择手段,争抢当地人的饭碗;如果假冒商品,让当地人吃了亏;如果咄咄逼人、追求财富而打破了曾经的悠闲的生活方式,友善的社会关系,冲突和对立无疑会加剧。

民族和宗教与暴力恐怖活动没有必然联系。鼓吹和组织恐怖活动、挑战现有秩序、闹独立的人,口头上讲为本民族,实际上往往出于个人私利,为此不惜生灵涂炭。而要把队伍拉起来,把事做大,得有些说辞,宗教因此成为他们借以利用的工具。对宗教做出有利于自己的解释,宗教的粘合作用在这里被派上了组织恐怖力量的作用。

我们国家在下一盘很大的棋,叫一带一路。依托改革开放以来积累的财富和经验,我们要进一步开放,在当年面向西方国家开放、学习他们的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全方位的开放,更频繁、更深入地与非西方社会打交道,对此,我们准备充分了吗?一带一路强调互联互通,它固然会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但也让社会风险陡然上升,急需成熟、稳健、可持续的应对之策。

汉唐时期,中华民族有涵摄天下的气魄,一个诞生于异域的宗教――佛教,不仅经由丝绸之路传了过来,而且还被本土化,成为本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后来的中国,变得不那么大气了。历史给了我们新的机遇,也让我们面临前所未所的挑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出戏将会如何上演,我们都是见证者,经历者,也应该成为思考者,参与者。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