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日,中心有幸邀请到1994-1995级证书班校友戚克栴与中心同学分享求职、投行与投资职业发展、创业的经历。这场讲座采取问答的形式,同学们积极踊跃的与戚学长互动交流。
首先,戚学长介绍了自己的求学背景和职业发展路径。戚学长本科是工科背景,研究生就读于复旦金融,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MBA,先后就职于波士顿咨询公司(BCG)、高盛公司、中金公司,而后自行创业,创立了望厚山资本、望华资本。
同学们基本围绕求职、投行与投资职业发展、创业三个方面积极踊跃的与戚学长进行交流与互动,戚学长均给予了非常“有营养”的回答,为同学们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带来很多启迪。
关于求职问题,戚学长认为做好功课很重要,在面试前需要对自己的简历、自己的经历进行一定的组织,“讲好自己的故事”。另外,要弄清楚自己为什么要进入某个行业、某个公司。此外,了解面试公司的文化也很重要。在面试过程中,沟通非常重要,戚学长建议同学们平时要注重沟通能力的培养,说话要多注意逻辑和框架。
投行与投资职业发展是同学们最关心的问题。首先,戚学长认为咨询工作能丰富年轻人的视野、锻炼沟通与交流能力,对后面进入投行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在回答同学们的提问中,戚学长介绍了投资银行的部门,如IBD, Research, Brokerage, Fund Management,认为IBD部门和Research部门作为职业的开始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再次,戚学长分享了他对投资的理解,他提出价值投资的理念,认为在中国现在还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有的更多的是“投机”,他认为中国最终会回归到价值投资。戚学长还介绍了价值投资的基本分析方法,认为会计是建立估值模型的语言,建模、会计知识和行业知识构成价值投资分析最重要的三个要素。
最后,对于创业问题,戚学长从自身创业经历给同学们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创业要趁早,创业要忍受前期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等。戚学长认为目前在中国创业还是有很多机会的,不仅中国学生可以创业,国际学生也可以在中国创业。
此外,戚学长还对很多同学的个人问题,如关于“选大公司还是小公司”“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作为职业发展的开端是不是很好”“跨专业学习会不会影响就业”“职业发展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等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
由于戚学长工作繁忙,当晚要赶回北京,因此本次座谈限时90分钟,同学们在座谈结束时还意犹未尽。非常感谢戚学长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为我们做讲座,也希望学长以后常回母校看看,忠心祝愿学长工作顺利,事业更加红火。
(戚克栴校友,经济学博士,中美中心1994-95级学员。望厚山资本、望华资本创始人、总裁,前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
撰稿人:马会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