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校友、复旦大学法学院孙南申教授受邀至中心举办讲座

时间: 2018-04-03

  

 

2018年3月26日晚19点,复旦大学法学院孙南申教授应中心邀请,在匡亚明报告厅为中心师生带来一场题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对外投资风险防范与应对机制”的学术讲座。 

孙南申教授现任复旦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人民政府参事,中国国际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国际私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历任江苏省社科院法学研究所副所长申慱sunbet官网入口法学院副院长、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旦大学法学院院长。他也曾担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孙教授还是中心1988-1989级校友并在中心执教多年。 

孙南申教授长期从事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贸易法、国际私法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出版著作10多部,代表性专著有:《文化财产的跨国流转与返还法律问题研究》、《国际投资法》、《WTO体系下的司法审查制度》、《进入WTO的中国涉外经济法律制度》、《中国对外服务贸易法律制度研究》、《国际经济法》、《外商投资国际惯例》、《美国反托拉斯与贸易法规》(译著)等。 

讲座之初,孙教授首先对当前“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投资的趋势与现状进行分析。他指出:近年来,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呈现爆发式的增长态势,结合“一带一路”项目海外投资的大趋势,中国在2015年便已成为世界第二大投资来源国,当年对外投资总额高达1456亿美元,增速已超过同期外商直接投资。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城镇化程度低,基础设施落后,对铁路、港口、机场、电力等设施存在大量需求。面对如此巨大的发展市场和乐观的发展预期,中国正着力推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对外基础设施投资。中国大力推进的自然资源行业对外投资,如能源、矿业、电力、交通等,均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我国企业海外投资项目主要涵盖交通运输、市政工程、能源开发、水利建设、电信服务等涉及公共利益的领域。 

接着,孙南申教授结合多年的研究经验,对我国对外投资风险的类型进行了界定。当前我国对外投资面临的风险主要分为商业风险和非商业风险两大类。针对不同的投资风险类型,孙南申教授分别就“风险管理与预防机制”和“双边协定机制”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因应之策。 

  

在讲座的最后,孙南申教授深入剖析了两个涉华的典型案例,其一是涉及中国和比利时的“平安案”,其二是涉及中国和韩国的“安臣案”。孙南申教授着重强调“平安案”的失利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是未注意到引用“新、旧约”的一致性问题,另一方面则是未坚持“二分法”而认可了“三分法 

在最后的问答互动环节,孙南申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了耐心细致的回答,并勉励青年学生努力学习,为推动中国法律研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撰稿 王栋)



最新动态

地址: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上海路162号(上海路与北京西路交叉口)

版权所有:SUNBET·申博(中国区)官方网站-Official Website

域名编号为苏ICP备10085945-1号南信备606号

Copyright ©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Nanji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Chinese and American Studies.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