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美中心海内外校友积极助力抗击疫情,在行业各界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力量。2020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疫情成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PHEIC),引起了国际、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批中美中心校友中的智库学者纷纷行动起来,以笔为援,助力抗击疫情。

05届校友王文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从1月31日开始,他带领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以下简称“人大重阳”)迅速组建“新冠疫情经济影响与对策”课题组开展全国调研,为决策提供预警,其中报送的20多份内参,得到了诸多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批示与肯定,有不少还转化为实际的政策。由王文撰写的《科学统筹让经济运行平稳有序》一文在2月12日《经济日报》上刊登,提醒防疫与经济两手抓。2月17日,王文又在观察者网、《中国银行保险报》刊登文章《2020年中国必须赢得五场战役》,英文刊于2月18日《环球时报》英文版。

(王文在2月12日《经济日报》
刊文提醒防疫与经济两手抓)

(2月17日,观察者网刊发截图)

《2020年中国必须赢得五场战役》,
英文版刊登于 《环球时报》英文版
点击查看原文(中英双语)
通过人大重阳的频繁沟通联络,各国政要名流为中国抗“疫”加油,通过人大重阳专设栏目,向中国政府与社会发来文字、视频,全力支持中国抗“疫”。同时,针对目前欧美媒体中流传的“东亚病夫论”、“病毒中国制造论”等,人大重阳借助《环球时报》英文版、《中国日报》、CGTN等外宣媒体,刊发多篇评论,对国际负面舆情予以还击。为更好的服务社会公众,他们策划推出了《2020年,世界发生了多少灾难》《[品味图书]疫情期宅家攻略》《“情人节”,智库眼里的电影与爱》等梳理类文章,引导社会公众理性看待疫情,平和日常居家心态,发挥构建政府与社会桥梁的积极作用。

斯洛文尼亚前总统图尔克通过人大重阳平台
在2月1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头版刊发文章,
讲述《世界人民与中国人民在一起》

王文在《环球时报》英文版发表文章
《History will note China’s strength》
中心09届校友鲁传颖现任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中心秘书长,03届校友张哲馨在《中国国际战略研究季刊》(CQISS)任副主编。疫情发生以来,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的专家团队接连推出《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进展与前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决战》、《提振经济:中国力争打赢另一场抗“疫”保卫战》系列报告,就中国政府为何采取包括“隔离”武汉等高强度的措施、这些措施能发挥何种作用、如何看待疫情的发展对中国经济的短期和中长期影响、国际社会如何加强合作共同抵御这场国际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以及“疫情拐点”何时能够出现、中国政府和人民为早日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又采取了哪些强有力的举措、短期内疫情影响中国经济恢复的主要风险和可能机遇、疫情对于促进中国经济体制机制改革和对外开放会带来哪些深远的影响、中国经济的外溢又将对世界经济(包括中美经济关系)产生哪些影响等问题进行分析评估。其中,鲁传颖、张哲馨校友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了系列报告的写作和翻译。报告得到了外交部、中宣部领导的高度肯定,并成为中国驻外使馆对外介绍中国抗击疫情的主要报告。

《中国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进展与前景》
(点击查看)

《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大决战》(点击查看)

《提振经济:中国力争打赢另一场抗“疫”保卫战》
(点击查看)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也没有一个春天不会来临。疫情之下,这些校友展现着智库人的使命担当,为疫情防控建言献策,对相关部委平衡疫情防控与经济生产、缓解社会情绪、了解民众所急,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勇于在国际平台发出“中国”声音,积极引导社会舆论,提振民众信心,构建政府与社会桥梁,为国家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更多的智力支持。
备注:以上校友援助信息为不完全统计,来源于多方渠道,信息也在持续统计和更新中。